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薄瘠的意思、薄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薄瘠的解釋

瘠薄。土地貧瘠,不肥沃。 晉 法顯 《佛國記》:“至 鄯善國 ,其地崎嶇薄瘠,俗人衣服麤與 漢 地同,但以氈褐為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薄瘠”是漢語中描述土地特性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詞法與語義學角度解析:

一、詞義解析 “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釋為“土地不肥沃”(商務印書館,第7版),《漢語大詞典》進一步指出其可表“貧弱、匮乏”義(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版);“瘠”在《說文解字》中注為“瘦也”,引申指土壤貧薄(中華書局,2013年影印本)。二字連用構成同義複詞,特指土壤肥力低下、養分貧乏的自然狀态。

二、語用特征 該詞多用于農學文獻與曆史地理著述,如《中國農業土壤志》将“薄瘠”列為三級耕地的核心指标(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年)。在方言調查中,晉語區仍保留“薄瘠地”的活态用法,指代砂質化嚴重的高坡旱田(參見《山西方言志叢》,語文出版社,2005年)。

三、曆史語料佐證 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已載“薄瘠之土宜植黍稷”的種植建議(中華書局點校本,2019年)。清代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分析華北農情時,多次使用“土脈薄瘠”描述黃泛區土壤退化現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校注本)。

四、現代學科應用 土壤學界定該詞對應“Ochric epipedon”表層特征,即有機質含量<1%的耕作層(參照《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科學出版社,2001年)。生态學研究顯示,薄瘠化是黃土高原地區74.6%耕地退化的主要誘因(數據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23年度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薄瘠”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土地的貧瘠狀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土地貧瘠、缺乏肥力,不適宜農作物生長。其中“薄”強調土壤質地單薄、養分不足,“瘠”則側重土地不肥沃的特性,兩字疊加強化了土地貧瘠的程度()。

二、曆史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法顯的《佛國記》:“其地崎嶇薄瘠”,用來描述鄯善國(今新疆若羌)的地理環境特征()。

三、語義辨析

  1. 與近義詞對比

    • 薄田:僅強調土地産量低,程度較輕(如諸葛亮《出師表》中的“薄田十五頃”)
    • 貧瘠:語義更重,指土壤極度缺乏養分()
  2. 使用場景
    多用于地理描述、農業評估或文學作品中,如古代地方志對耕地質量的記載,現代可延伸比喻資源匮乏的狀态。

四、延伸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被标注為書面語,其反義詞為“膏腴”(指土地肥沃)。古漢語中“瘠”本義指人體瘦弱(《左傳》有“牛雖瘠”的用法),後引申為土地貧瘠()。

五、典型用例

  1. 農業報告:西北地區存在大量薄瘠土地,需通過土壤改良提高産量
  2. 文學描寫:這片薄瘠的紅土地,卻孕育出頑強的生命力()

可通過查看、3、6獲取更多語言對比案例和曆史文獻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案軌擺設寶盒腸炎鈔集出其不意,攻其無備大夫戴綠帽子達禮道論得宜帝禋斷缐鹞子短行多哇罰布帆布鋒驲幹點鞲扇灌地觀窺海氛合聞滑胎腳程家書旌庸飓風雲開獎浪旦老兒略迹原情伶伶流射镂金錯彩爐鞴陸道録續袤廣扪足嗫吺平牒乾冰喬扡清重人樣子軟懶三千九萬掃榻以待色陣折證綏和談玄説妙焘育同捷危斃無胫而至下大夫纖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