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鐘的意思、五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鐘的解釋

亦作“ 五鐘 ”。為青鐘、赤鐘、黃鐘、景鐘、黑鐘五種。古代樂器。《管子·五行》:“昔 黃帝 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政五鐘。令其五鐘,一曰青鐘大音,二曰赤鐘重心,三曰黃鐘灑光,四曰景鐘昧其明,五曰黑鐘隱其常。”《尚書大傳》卷一:“天子左五鐘,右五鐘。天子将出,則撞黃鐘,右五鐘皆應……入則撞蕤賓,左五鐘皆應。” 唐 張說 《享太廟樂章·太和》:“玉節《肆夏》,金鏘五鐘。”


見“ 五鐘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鐘"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較為古雅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均源自古代典籍:

  1. 指古代的五種音律/樂鐘:

    • 本義: 這是“五鐘”最核心的含義。它指代古代樂律中的五種音調或與之對應的五種編鐘。
    • 典籍依據: 此義項主要見于《國語·周語下》。其中記載:“鐘(指樂律)以立均(音韻),……紀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 五鐘:一曰青鐘,大音;二曰赤鐘,重心;三曰黃鐘,灑光;四曰景鐘,昧其明;五曰黑鐘,隱其常。” 這裡明确将“五鐘”與五種音律(青鐘、赤鐘、黃鐘、景鐘、黑鐘)及其象征意義聯繫起來。
    • 引申理解: 這五種鐘(或音律)常與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方(東、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黃、白、黑)等概念相關聯,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和禮樂思想。
  2. 泛指五類、五種:

    • 引申義: 由“五種音律/樂鐘”這個具體概念引申,泛指“五類”或“五種”事物。
    • 典籍依據: 此用法可見于古代注疏。例如,在解釋《禮記》等經典時,經學家可能用“五鐘”來指代五谷、五色、五音等不同的五類事物集合。東漢鄭玄在為《周禮》作注時提到過類似概念(雖非直接使用“五鐘”一詞,但體現了這種分類思想)。後世在行文中,有時會借用“五鐘”來表達“五類”的意思。
    • 使用場景: 這個用法相對少見且更偏向于文人化的表達或特定語境下的代指,不如第一種含義明确和常用。

“五鐘”的核心含義源于古代禮樂制度,特指五種特定的音律或與之對應的樂鐘(青鐘、赤鐘、黃鐘、景鐘、黑鐘),記載于《國語》。由此引申,它有時也被用來泛指五類或五種事物,但這種用法相對次要且語境依賴性強。在現代漢語中,“五鐘”已非常罕用,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文化、曆史、音樂或文獻解讀的場合。

網絡擴展解釋

“五鐘”是古代中國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禮樂制度中的五種鐘,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五鐘”指青鐘、赤鐘、黃鐘、景鐘、黑鐘五種不同顔色的鐘,屬于古代樂器,主要用于禮儀或政治活動。這一概念在《管子·五行》《尚書大傳》等典籍中均有記載()。

2.功能與象征

3.曆史背景

五鐘的起源可追溯至黃帝時期,據傳為黃帝根據音律緩急所制,用于調和政治與自然秩序()。後世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含十二律半音體系)或可視為類似禮樂制度的實物體現()。

4.文學引用

在詩詞中,“五鐘”常作為禮樂文化的象征出現,如南北朝江總《洛陽道》中的“長楸聽五鐘”,明代袁華詩“五鐘猶記地皇年”等()。


五鐘是古代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音色與象征意義規範社會秩序。如需更詳細典籍原文或考古關聯,可參考《管子》《尚書大傳》或曾侯乙編鐘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把滑博換博練谄順辰暮齒牙為猾沖冠發怒愁長殢酒廚箑待間點金抵命鬥蟻頓然返銷非謀風暖日麗告吹跟兔貢法國筴毫芒皇慈虎疫檢押積陳截殺井陉禁曲擊瑕寄菆距骨塊磊餽糧領約龍騰虎蹴淪敗沒世無稱俛仰磨穿鐵硯母胎腦後貧不學儉啟發青鰶魚搔擾沙痕視區室如懸罄師子座手文率性雙伴兒水頭條鬯無當無顔帢下飯小經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