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當的意思、無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當的解釋

不值,不逢。《楚辭·九辯》:“萷櫹槮之可哀兮,形銷鑠而瘀傷;惟其紛糅而将落兮,恨其失時而無當。” 王逸 注:“不值聖王,而年老也。”

(1).不合乎;不符合。《禮記·學記》:“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

(2).指物體無底部。《晏子春秋·谏下一》:“寸之管無當,天下不能足之以粟。” 吳則虞 集釋引 孫星衍 曰:“ 劉淵林 注:‘當,底也,去聲。’” 晉 左思 《<三都賦>序》:“玉巵無當,雖寳非用。” 唐 元稹 《賦得玉卮無當》:“共惜連城寳,飜成無當卮。”

(3).不恰當;不相稱。《三國志·魏志·賈诩傳》:“ 太祖 破 荊州 ,欲順 江 東下。 詡 諫…… 太祖 不從”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然則 魏武 之東下,非失算也。 詡 之此規為無當矣。”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知精神現象實人類生活之極颠,非發揮其輝光,于人生為無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無當"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及文獻,其釋義可歸納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無"與"當"的複合義

    • 無:表示否定,相當于"沒有"或"不"。
    • 當:本義為"抵擋""承受",引申為"匹配""適宜"。
    • 合成義:指事物不匹配、不恰當、無法承擔,強調不合規範或超出承受能力。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2. "無底之器"的引申義

    古義中特指沒有底部的容器(如《韓非子》"玉卮無當"),喻指空洞無用之物。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版)


二、語境化含義

  1. 形容事物不切實際

    例:"計劃無當"指計劃脫離現實,缺乏可行性。

    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

  2. 表示能力不足或責任過重

    例:"才力無當"指才能無法勝任職責。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


三、曆史典故補充


引用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商務印書館, 2012.
  2. 中華書局編輯部. 《古代漢語詞典》[M]. 中華書局, 2000.
  3.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辭源(第三版)》[M]. 商務印書館, 2015.

(注:因古漢語詞彙的學術引用多源自紙質辭書,此處未提供鍊接,但标注了權威出版社及版本信息以确保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無當”是一個多義性較強的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不值、不逢
    指未能遇到合適時機或對象,常與“失時”連用。例如《楚辭·九辯》中“恨其失時而無當”,表達錯失良機的遺憾。

  2. 不合乎、不符合
    用于描述事物間的不匹配性,如《禮記·學記》所言“鼓無當於五聲”,強調鼓聲本身雖不屬五音卻能協調音律。

  3. 無底部容器
    特指沒有底座的器物,《晏子春秋》中“寸之管無當”,比喻無法承載事物。

  4. 不恰當、不相稱
    現代引申義,如“大而無當”形容事物空泛不實用,或“成熟與幼稚的概括最無當”,表達對籠統評價的否定。

二、用法特征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不恰當”的引申義,多用于批評性語境,如“這種說法大而無當”。古義則多見于學術研究或文學創作領域。

注:關于“典當”的解釋與其他來源矛盾,可能為錯誤解讀,未予采納。

别人正在浏覽...

百非扳道暴豪參軍叉燒叱罵持人長短傳統打講大間歇泉彈責低物件蛾蛾垩塗飛肉負譽改目宮廊挂花皓華黑樓子賀信黃梅時節糊名婚變火赫豁辟積牒解禱矜慈旌蓋禁近空炮浪沫銮刀盧溝橋露砌脈管民族資産階級莫是黏據膩香盤空評點平惠切人青鳥書輕俠日乾夕惕騷徼上時失心守道霜竿銅匠鳥玩忽微粒文阃仙訣系鈴解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