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的祖先。《左傳·昭公十七年》:“﹝ 昭子 問﹞曰:‘ 少皥氏 ,鳥名官,何故也?’ 郯子 曰:‘吾祖也,我知之。’”
(2).我的祖父。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3). 宋 時 西夏 主 元昊 自號。《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元昊 ﹞既襲封……自號 嵬名吾祖 。” 宋 蘇轍 《龍川别志》卷下:“ 寶元 初, 元昊 創立文法,故名 吾祖 。慢書始聞,朝廷為之忿然。”
“吾祖”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分為以下三種解釋:
指代“我的祖先”
出自《左傳·昭公十七年》的記載,郯子以“吾祖”自稱其先祖少皥氏。例如:“少皥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
指代“我的祖父”
唐代柳宗元在《捕蛇者說》中寫道:“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此處“吾祖”明确指祖父輩。該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特指直系祖父。
西夏主元昊的自稱
宋代西夏國主嵬名曩霄(李元昊)自號“嵬名吾祖”,為黨項語音譯,亦作“兀卒”,是西夏君主特有的稱號。例如《宋史》記載:“元昊自號嵬名吾祖”。
其他補充
吾祖(wú zǔ)是一個詞語,其含義是“我祖先”,常用來表示對祖輩的尊稱和敬意。
吾祖的組成部分是“口”和“示”,其中,“口”為部首,表示與口有關的事物,而“示”是吾祖的聲旁,起到提示發音的作用。
根據吾祖的字形結構,可以拆分成12個筆畫,其中“吾”的部分占據了4個筆畫,而“祖”的部分則占據了8個筆畫。
吾祖來源于古代漢語,可以追溯到《詩經》和《左傳》等古籍。在繁體字中,吾祖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都是使用“吾”和“祖”這兩個字形。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體。雖然吾祖的字形在演變過程中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但是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域中,可能會存在一些細微的差異。
1. 吾祖勤勞樸實,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2. 我們要銘記吾祖的教誨,傳承家族的優良傳統。
1. 吾民(wú mín):指自己的同胞或同族人。
2. 壽吾祖(shòu wú zǔ):祝願祖先長壽的祝福語。
祖輩、祖先、先祖
後代、子孫、後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