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柔道的意思、柔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柔道的解釋

[soft approach] 起源于日本的一項體育運動。二人徒手相搏,類似摔跤

詳細解釋

(1).溫和謙讓的處世之道。《易·姤》:“象曰:‘繫于金柅,柔道牽也。’” 孔穎達 疏:“陰柔之道,必須有所牽繫也。”

(2).多指溫和安撫的治術或謀略。《後漢書·光武帝紀下》:“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唐 張九齡 《龍池聖德頌》:“靈泉有泚,其深無底。泌之洋洋,其甘如醴。清德之鑑,柔道之體。洪源濬規,實天之啟。” 清 薛福成 《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一旦 歐洲 強國四面環逼,此 巢 、 燧 、 羲 、 軒 之所不及料, 堯 、 舜 、 周 、 孔 之所不及防者也。今欲以柔道應之,則啟侮而意有難饜;以剛道應之,則召釁而力有難支。”

(3).兩人徒手較量的競技運動。由于攻擊防守的對練和以柔克剛、剛柔相濟的技術特點,可使身體的敏捷性、靈活性、力量和精神品質都得到鍛煉和發展。我國柔術起源很早, 明 代已有記載。 明 末, 浙江 人 陳元贇 去 日本 幫助創建柔術,後逐步發展創立了現代柔道。不僅盛行于 日本 ,也盛行于世界各國。1964年第1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把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柔道是以“柔能制剛”為核心理念的現代競技體育運動,其名稱由“柔”(やわら)和“道”(みち)兩個漢字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解釋,“柔道”指一種兩人徒手較量的競技項目,通過利用對手力量使對方身體失去平衡而取勝。該運動起源于日本古代柔術,1882年嘉納治五郎整合各流派技法創立柔道體系,提出“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哲學思想。

在技術層面,柔道包含投技(站立摔法)、固技(地面控制)和當身技(擊打技術,現僅保留形制)三大類。《中國武術大辭典》記載,柔道技術核心在于“以柔克剛”,通過杠杆原理與重心轉移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國際柔道聯合會(IJF)制定的競賽規則特别強調“一本”得分标準,即幹淨利落将對手摔成背部着地狀态。

現代柔道已形成完整的段位體系,初學者從白帶(五級)至黑帶(初段)共分六級,最高段位為十段紅帶。作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柔道在1956年東京奧運會上完成國際賽事首秀,2020年東京奧運會新增男女混合團體賽制。中國柔道協會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注冊運動員超過2萬人,基層道館普及率達到縣級行政單位全覆蓋。

網絡擴展解釋

柔道(Judo)是源自日本的一項武術與競技運動,其名稱在日語中意為“柔方式”。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起源與發展

  1. 曆史根源
    柔道起源于日本古代武士的徒手格鬥技術——柔術。1882年,嘉納治五郎整合各派柔術精華,剔除危險動作(如插眼、關節破壞),創立現代柔道,并開設首個道場“講道館”。其核心理念與中國武術“點到為止”有相通之處。

  2. 國際化進程
    1951年國際柔道聯合會成立,1964年男子柔道成為奧運會項目,1992年女子項目加入。如今柔道已在全球普及,成為注重技巧與策略的競技運動。


二、技術特點與規則

  1. 技術分類

    • 立技:包括投技(手技、腰技、足技)和舍身技(主動倒地制敵)。
    • 寝技:含固技(壓制對手)、絞技(頸部控制)、關節技(肘部鎖定)。
    • 禁用技術:現代比賽已禁止擊打類“擋身技”。
  2. 得分規則

    • 一本:摔倒對手背部着地,或壓制20秒,直接獲勝。
    • 技有:未完全滿足“一本”條件但有效壓制10-19秒。
    • 比賽時間通常為4分鐘,平局則進入“金分制”加時賽。

三、精神内涵與社會意義

  1. 核心思想
    柔道倡導“精力善用,自他共榮”,即高效運用身心力量,同時尊重對手、追求共同成長。其哲學強調“以柔克剛”,通過技巧而非蠻力制勝。

  2. 教育價值
    柔道訓練不僅提升身體素質(敏捷性、力量等),還培養禮儀、堅韌意志及團隊精神。其終極目标是“成就自我,造福社會”。


四、場地與裝備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或曆史事件,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拜禮版帳錢卑陋便風變化不測搏弊不天長林船到橋頭自會直鋤奸打鼓黨約蹈矩循彠墊洳疊噷動撣法人股費引趕道感躍歌舞升平鼓吹詞鬼工毬含糊含辛如苦鶴鳴之士合瓢虹申呼來喝去惛瞀互溶加持教閱颉亢汲取濟勝具掯除跨街樓魁然邁出民時骈矗偏毗竅門清柔曲悟柔性蠕變蛇入竹筒﹐曲性猶在時機手版倒持咝溜損己利人聽診器通懷屠絶脫貫僞讓唯唯諾諾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