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居物的意思、居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居物的解釋

(1).囤積財物。《漢書·酷吏傳·張湯》:“﹝ 信 ﹞居物緻富,與 湯 分之。” 顔師古 注引 服虔 曰:“居,謂儲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 陳 父固肆賈,居物緻富, 陳輒 竊父金,代 褚 遺師。”

(2).謂憑據外物。《弘明集·正誣論》:“正曰:‘難者得無隱心而居物,不然,何言之逆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居物”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囤積財物

    • 該含義源于古代文獻記載,如《漢書·酷吏傳·張湯》中記載商人“居物緻富”,指通過囤積貨物牟取財富。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褚生》中的“居物緻富”也印證了這一用法。
    • 這裡的“居”作動詞,表示“儲存、囤積”,與“物”結合後特指通過物資儲備實現財富積累。此用法常見于商業或經濟相關的曆史記載中。
  2. 憑據外物(引申為依賴外部條件)

    • 出自佛教典籍《弘明集·正誣論》,原文通過反問句“難者得無隱心而居物”表達對過度依賴外物的批判。
    • 此處的“居”意為“依據、憑借”,強調以外部事物作為依托或判斷标準,帶有哲學思辨色彩,多用于古代哲學或宗教文本。

補充說明:單字“居”的本義為“居住”,但在複合詞中常有引申義,如:

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語境的曆史分析中。如需深入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建議結合上下文及《漢書》《弘明集》等原始文獻考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居物

《居物》是一個漢字詞彙,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居”和“物”。其中,“居”字是“宀”(寶蓋頭)部,表示房屋,“物”字是“牛”(牛頭)部,表示動植物的總稱。

根據《康熙字典》的記載,漢字“居物”的總筆畫數為9畫。其中,字形結構如下:

居:宀(3畫)+ 句(2畫)+ 譏(3畫)= 8畫

物:牜(4畫)+ 天(4畫)+ 一(1畫)= 9畫

《居物》一詞來源于《詩經·周南·衛風·淇奧》中的詩句:“采葑采菲,無以下家具居。” 這句詩表達了文人采摘植物,沒有豐盈的居住家具,仍能快樂生活的意境。

在繁體字中,“居物”保持了和簡體字一樣的寫法,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漢字“居物”的寫法有所變化。例如,在戰國時期,屋字多寫作“宀+句”;而物字的形狀也有所變化,在金文和戰國秦石刻中,物字的右邊尾巴是上半部分環繞下半部分。

例句:

1. 他家居物齊全,生活得很舒適。

2. 這個房子的居物陳設非常典雅,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組詞:

1. 居所:指居住的地方或房屋。

2. 居民:指在某一地區或單位居住的人群。

3. 無物:指沒有任何實質的東西。

近義詞:

1. 家居:指家庭裡的一些居住用具、家私等。

2. 居家:指安居在家中。

反義詞:

1. 居無定所:形容沒有固定住所。

2. 有物:指有具體的東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