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櫜韬的意思、櫜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櫜韬的解釋

指蓮芡果實的外層皮囊。《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 漢 鄭玄 注:“膏,當為櫜字之誤也,蓮芡之實有櫜韜。” 宋 梅堯臣 《陪謝紫微晚泛》詩:“菰蒲斂鋩鍔,蓮芡熟櫜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櫜韬”是一個較為生僻的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櫜韬(拼音:gāo tāo)指蓮、芡等水生植物的果實外層包裹的皮囊。例如《周禮·地官·大司徒》中提到的“膏物”,漢代鄭玄注解時認為“膏”應為“櫜”,并說明“蓮芡之實有櫜韬”。

詞源與背景

  1. 文獻出處:該詞最早見于漢代經學家鄭玄對《周禮》的注釋,屬于古代農學或植物學中的專業術語。
  2. 構詞分析:
    • “櫜”原指古代裝兵器的袋子,引申為包裹、囊狀物;
    • “韬”本義為弓袋,此處與“櫜”組合,強調外層保護結構。

使用提示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周禮》鄭玄注原文或古代植物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櫜韬是一個古代漢字,含義是指箭矢和弓箭的儲存和管理。下面是關于櫜韬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櫜韬的拆分部首是木,筆畫總數為20。 來源:櫜韬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這部古代文字學著作中。它的字形由“櫜”和“韬”兩個部分組成。“櫜”是指一種用來容納箭矢的箱子,而“韬”則表示箭矢的統稱。因此,櫜韬一詞的含義就是箭矢的儲存和管理。 繁體:櫜韬的繁體字形為櫜韜。 古時候漢字寫法:根據古代漢字的書寫規範,櫜韬的書寫順序是先寫“櫜”,再寫“韬”,從左至右依次書寫。 例句:在古代,櫜韬是武器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來儲存大量的箭矢和弓箭。 組詞:櫜韬并不常用于組詞。 近義詞:櫜韬的近義詞包括箭庫、矢倉等。 反義詞:櫜韬的反義詞是無箭無矢的狀态。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