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洿下的意思、洿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洿下的解釋

低窪。 漢 袁康 《越絕書·九術》:“昔者 越王 勾踐 ,竊有天之遺 西施 、 鄭旦 , 越 邦洿下貧窮,不敢當,使下臣 種 再拜獻之大王。”《北史·皇甫亮傳》:“所居宅洿下,标牓賣之。”《新唐書·戴胄傳》:“七月以來,霖潦未止,濱 河 南北,田正洿下,年之有亡未可知。”《東周列國志》第八一回:“ 越國 洿下,水旱不調,年穀不登,人民飢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洿下”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分析:

  1. 基本釋義
    “洿”讀作wū,本義指低窪積水的地方,如《說文解字》中解釋為“濁水不流也”。“洿下”可理解為地勢低窪、潮濕的區域,常用于描述自然地理環境,例如:“此地洿下,雨季易澇。”

  2. 引申含義
    在古文中,“洿”有時引申為污穢、卑劣之意,因此“洿下”也可能帶有環境髒亂或道德層面的貶義,如形容某處“卑濕洿下,不宜居”。

  3. 使用提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學作品中。若您遇到的具體語境不同,建議結合上下文進一步分析,或确認是否為“垓下”(gāi xià,古地名)等同音詞的誤寫。

網絡擴展解釋二

洿下的意思

洿下是一個表示水流下降的動詞,形容水湧流而下或從高處往下倒流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洿下的部首是氵(三點水),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洿下一詞源自《廣韻》。在古代,《廣韻》是一部總結漢字讀音、釋義和用法的字典。

繁體

洿下的繁體字為澍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洿下的寫法為「澍下」,同樣表示水流下降。

例句

下雨過後,小河迅猛地洿下,發出了嘩啦啦的聲音。

組詞

洿地、洿浸、洿流、洿洩、洿漏

近義詞

傾瀉、湧下、瀑下、倒灌

反義詞

上漲、上升、往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