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丸泥的意思、丸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丸泥的解釋

(1).一粒泥丸。 晉 葛洪 《抱樸子·備阙》:“彈鳥則千金不及丸泥之用,縫緝則長劍不及數分之針。” 晉 葛洪 《抱樸子·安貧》:“夫丸泥已不能遏 彭蠡 之沸騰,獨賢亦焉能反流遁之失正。”

(2). 漢 劉向 《列仙傳·方回》:“ 方回 者, 堯 時隱人也……為人所劫,閉之室中,從求道, 回 化而得去,更以方印掩封其戶。時人言,得 回 一丸泥塗門戶,終不可開。”後用為歸隱的典實。 清 唐孫華 《乙酉元旦》詩之一:“衰年報謁心情嬾,欲取丸泥錮兩扉。”

(3). 漢 王元 說 隗嚣 以兵守 函谷關 東拒 劉秀 :“今 天水 完富,士馬最強…… 元 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 函谷關 ,此萬世一時也。”見《後漢書·隗嚣傳》。後用為守險拒敵的典實。 宋 陸遊 《書悲》詩:“何當受詔出, 函谷 封丸泥。” 清 朱彜尊 《百字令·度居庸關》詞:“誰放十萬 黃巾 ,丸泥不閉,直入 車箱口 。”

(4).揉泥,團泥。《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讨不從命” 裴松之 注引《江表傳》:“糧食乏盡,婦女或丸泥而吞之。” 晉 葛洪 《神仙傳·玉子》:“每與子弟行,各丸泥為馬與之,皆令閉目,須臾成大馬。”《花月痕》第四九回:“亦有良懦輩,忍饑丸泥吞。”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丸泥”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其解釋需結合曆史典故和文獻記載綜合分析: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指代
    指“一粒泥丸”,形容極小的泥塊。例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中提到“丸泥”與“長劍”對比,強調微小事物的獨特作用。

  2. 揉泥或團泥
    在《三國志》注引《江表傳》中,“丸泥”指将泥揉成團,如“婦女或丸泥而吞之”;《神仙傳》中也有以泥丸化馬的記載,體現神話色彩。


二、典故引申

  1. 歸隱的象征
    源自《列仙傳·方回》:堯時隱士方回被囚後以方印封門,傳說用其一丸泥塗門則永不可開。後世以此比喻隱士超然物外、隔絕塵世,如清代唐孫華詩中“欲取丸泥錮兩扉”。

  2. 守險拒敵的典故
    出自《後漢書·隗嚣傳》:王元勸隗嚣據守函谷關,稱“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形容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後衍生出成語“丸泥封關”,如陸遊詩“守關不假用丸泥”。


三、文學應用

在詩詞中,“丸泥”常被用作意象:

“丸泥”一詞從具體物象延伸至文化隱喻,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一、《丸泥》的意思

《丸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出自于《字彙補編》。它的意思是“團結一緻的力量”或者“衆人積極努力的集合體”。

二、《丸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丸泥》的第一個字是“丸”(wán),它的部首是“丶”(diǎn),總共有三個筆畫。《丸》的意思是“圓形的東西”。

《丸泥》的第二個字是“泥”(ní),它的部首是“水”(shuǐ),總共有八個筆畫。《泥》的意思是“濕軟的土壤”。

三、《丸泥》的來源

《丸泥》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最早是在《字彙補編》中出現。它指的是衆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形成強大的力量。

四、《丸泥》的繁體

《丸泥》的繁體字是「丸泥」,與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五、《丸泥》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不同。《丸泥》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丸泥」。

六、《丸泥》的例句

1. 衆志成城,我們就是一股丸泥的力量。

2. 丸泥中的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為了共同的目标。

3. 隻有當大家形成丸泥,才能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七、《丸泥》的組詞

1. 丸泥團結:指衆人齊心協力,形成團結一緻的力量。

2. 丸泥奮鬥:指衆人積極努力,共同為目标而拼搏。

3. 丸泥合作:指衆人合作配合,共同完成任務。

八、《丸泥》的近義詞

1. 齊心合力:指衆人一心一意,共同努力。

2. 團結一緻:指衆人緊密團結,形成統一的力量。

九、《丸泥》的反義詞

個體行動:指個人各自行動,缺乏團結合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