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科録的意思、登科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科録的解釋

即登科記。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此一行别無話兒,貧僧準備買登科録看。”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顔甲·冒從侄》:“ 唐 龐嚴 及第後,登科録訛本倒書名姓為‘嚴龐’。” 清 孫枝蔚 《歸舟經過采石因憶樊若水事》詩:“平生懶看登科録, 若水 江邊作釣徒。”參見“ 登科記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登科録”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專用名詞,指科舉考試後被錄取者的正式名單。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登科録是科舉考試中進士、舉人、貢生等及第者的官方名冊。它不僅記錄錄取者的姓名,還包含籍貫、年齡、考官信息以及考試題目等詳細内容。

  2. 曆史演變

    • 唐代:稱為“登科記”,主要用于記載進士及第者。
    • 宋元以後:改稱“登科録”,并逐漸規範化,成為科舉制度的重要檔案。
  3. 功能與意義
    登科録不僅是選拔結果的公示,更是士人社會地位躍升的象征。例如元雜劇《西廂記》中提及“買登科録看”,反映了它在民間作為婚嫁參考的世俗價值。

  4. 内容結構
    典型登科録包括:

    • 錄取者姓名、籍貫、年齡
    • 主考官及各級官員姓名
    • 鄉試、會試三場考試題目
  5. 延伸含義
    後引申為“取得資格或榮譽的名單”,如現代語境中可比喻考試錄取名冊或競賽獲獎名錄。

如需進一步了解科舉制度或具體曆史案例,可查閱《中國科舉史》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登科録》一詞的意思是指登記科舉考試的考生名單。下面給出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部首:癶(頭部) - 筆畫:11畫 來源: 《登科録》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科舉制度是中國曆史上的一種考試選拔制度,通過參加科舉考試并錄取的考生被登記在《登科録》中,以示功績。 繁體: 登科録(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登科録(古代漢字寫法) 例句: 他的名字被記錄在《登科録》中,證明他通過了科舉考試。 組詞: - 夢寐以求(形容渴望登科的心情) - 科舉制度(古代中國的一種選拔制度) - 考生(參加科舉考試的人) 近義詞: - 進士表(指被錄取的考生名單) 反義詞: - 落第名單(指沒有通過考試的考生名單)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