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登科録的意思、登科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登科録的解釋

即登科記。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此一行别無話兒,貧僧準備買登科録看。”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顔甲·冒從侄》:“ 唐 龐嚴 及第後,登科録訛本倒書名姓為‘嚴龐’。” 清 孫枝蔚 《歸舟經過采石因憶樊若水事》詩:“平生懶看登科録, 若水 江邊作釣徒。”參見“ 登科記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登科録(又作“登科錄”)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記錄進士及第者信息的官方名冊,具有重要的曆史文獻價值。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詞源與本義

“登科録”由“登科”與“録”複合而成:


二、核心内容與格式

登科録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1. 及第者信息
    • 姓名、籍貫、家世(三代履曆)、出生年月。
    • 科舉名次(狀元、榜眼、探花及二甲、三甲序列)。
  2. 考試信息
    • 殿試時間、地點、主考官及同考官姓名官職。
    • 考題題目(如策論題目)。
  3. 儀式記載
    • 傳胪大典、恩榮宴等禮儀流程。
  4. 附錄文獻
    • 部分附皇帝诏書、進士謝表等文書。

三、曆史演變與文化價值

  1. 唐代雛形

    現存最早的登科録為《唐貞元九年進士登科記》(殘卷),記錄簡略。

  2. 宋代定型

    官方定期刊印,如《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録》載朱熹同榜進士信息,格式詳實。

  3. 明清鼎盛

    内容規範化,成為研究社會流動、家族網絡的核心史料。例如《萬曆十四年丙戌科進士登科録》載張溥、湯顯祖等名臣資料。


四、現存文獻與學術意義


五、相關概念辨析

結論:登科録是科舉制度的直接産物,兼具行政檔案與曆史文獻屬性,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教育、社會結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一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

“登科録”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專用名詞,指科舉考試後被錄取者的正式名單。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登科録是科舉考試中進士、舉人、貢生等及第者的官方名冊。它不僅記錄錄取者的姓名,還包含籍貫、年齡、考官信息以及考試題目等詳細内容。

  2. 曆史演變

    • 唐代:稱為“登科記”,主要用于記載進士及第者。
    • 宋元以後:改稱“登科録”,并逐漸規範化,成為科舉制度的重要檔案。
  3. 功能與意義
    登科録不僅是選拔結果的公示,更是士人社會地位躍升的象征。例如元雜劇《西廂記》中提及“買登科録看”,反映了它在民間作為婚嫁參考的世俗價值。

  4. 内容結構
    典型登科録包括:

    • 錄取者姓名、籍貫、年齡
    • 主考官及各級官員姓名
    • 鄉試、會試三場考試題目
  5. 延伸含義
    後引申為“取得資格或榮譽的名單”,如現代語境中可比喻考試錄取名冊或競賽獲獎名錄。

如需進一步了解科舉制度或具體曆史案例,可查閱《中國科舉史》等權威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朝晚陳垣癡伯子賜遺打恭作揖大林寺砥原惡貫久盈方祠非數值應用風風傻傻诰戒攻苦官樣黃國之幹城還麾遑迫環遶活字合金簡帙椒房殿腳古拐今下就令戟支局内人癞兒刺史來哲梁壞臨難不屈籠愡龍舸籠鞵滿清蜜甘摩蕩能人帕頭清峻軟善桑榆之景聖裁濕浸浸世祀食味方丈雙鵶輸服松弛歎為觀止韬光斂迹桃橛天患天阃拖沓亡沒慰眼沃蕩烏蟻夏蘖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