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塢壁。《後漢書·馬援傳》:“ 援 奏為置長吏,繕城郭,起塢候。”
“塢候”是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塢候”指古代用于防禦的軍事建築,類似于“塢壁”,即一種以土牆或堡壘為核心的防禦工事,常見于邊疆或戰略要地。其核心功能是抵禦外敵入侵,并作為駐軍據點。
二、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馬援傳》:“援奏為置長吏,繕城郭,起塢候。” 此句描述東漢名将馬援建議修建城郭和塢候以加強邊防。
三、詞義解析
四、延伸對比
與單純用于駐軍的“塢壁”相比,“塢候”可能增加了瞭望、預警功能(如提及“候”的等待、觀察含義),但具體形制差異因史料有限尚存争議。
參考資料:更多釋義可查看《漢語詞典》或《後漢書》相關注解。
《塢候》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在船塢或港口等處等候船隻。
《塢候》的部首是土,全拼是wu4hou4,共有7個筆畫。
《塢候》的來源比較有趣,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字林藏書》中,後來被定義為一個常見的詞語。
《塢候》的繁體字是「塢候」。
在古代,漢字《塢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比如在《康熙字典》中,它寫作「埡候」。
1. 漁民們在港口的塢候了幾個小時,等待船隻的出現。
2. 我來到船塢,坐在等候室裡塢候我的朋友。
塢岸、塢牆、港塢、塢室、塢車、塢口、塢橋、塢肥、塢工等。
碼頭、港口、船埠、乘船處等。
啟航、離港、出發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