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的意思、乳牙的詳細解釋
乳牙的解釋
又稱乳齒。人和多數哺乳動物幼年期所生的牙齒。如人的乳牙在嬰兒出生後6-9個月之間開始生長,共20個。6-7歲乳牙開始逐漸脫落,換生恒牙。通稱奶牙。
詞語分解
- 乳的解釋 乳 ǔ 分泌奶的器官:乳房(亦稱“乳”、“ * ”)。乳峰。乳罩。 乳房中分泌出來的白色甜汁:乳汁(亦稱“奶”)。哺乳。乳母(奶媽)。乳臭(?)未幹(對年幼人表示輕蔑)。 像乳汁的東西:豆乳。乳膠。乳腐
- 牙的解釋 牙 á 齒(古代把大齒稱為“牙”,現在“牙”是齒的通稱,亦稱“牙齒”):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像牙齒形狀的東西:抽屜牙子。 特指象牙:牙雕。 舊時介紹買賣從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姓。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乳牙,又稱“乳齒”或“奶牙”,是人類在嬰幼兒時期萌出的第一副牙齒,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乳牙是兒童在6個月至3歲期間逐漸萌出的牙齒,共20顆,分為上下颌各10顆。它們會在6歲左右開始被恒牙替換,通常在12歲左右完成更替過程。
2.分類與分布
- 乳切牙(8顆):位于口腔前部,用于切割食物。
- 乳尖牙(4顆):位于切牙兩側,呈尖形,用于撕裂食物。
- 乳磨牙(8顆):位于口腔後部,表面寬大,負責研磨食物。
3.功能與重要性
- 咀嚼功能:幫助嬰幼兒適應固體食物,促進颌骨發育。
- 發音輔助:支撐唇頰,影響清晰發音。
- 空間維持:為恒牙預留位置,引導其正常萌出。若乳牙過早脫落,可能導緻恒牙排列不齊。
4.生長與替換時間線
- 萌出期:通常從6個月開始,下乳切牙最先萌出,2.5-3歲全部長齊。
- 替換期:6-12歲乳牙逐漸松動脫落,恒牙依次萌出。例如,下門牙常最先脫落(約6-7歲),第二乳磨牙最後替換(約10-12歲)。
5.護理建議
- 從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清潔口腔,使用兒童專用牙刷。
- 避免含奶瓶入睡,防止“奶瓶齲”。
- 定期口腔檢查,發現齲齒及時治療。
乳牙雖是臨時牙齒,但其健康直接影響恒牙發育及面部結構。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乳牙齲齒率在部分國家高達60%,因此早期護理至關重要。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乳牙的意思
《乳牙》指的是人類在出生後逐漸長出的牙齒,也稱為乳牙齒。乳牙一般在兒童時期先長出,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被恒牙替代。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乳牙》的部首是牙(㗊),它的總筆畫數是5畫。
來源
《乳牙》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是由“乳”和“牙”兩個字組合而成。其中,“乳”的意思是指哺乳動物分泌的乳汁,而“牙”則是指咬碎食物的器官。
繁體
“乳牙”這個詞的繁體字寫作「乳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乳牙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根據古代文字的演變和變體,乳牙的古漢字寫作可能是「乳齒」或「乳牙」。
例句
1. 寶寶長出了第一顆乳牙。
2. 他因為乳牙掉了一顆,所以能吃更硬的食物了。
組詞
乳牙的組詞可以是:乳牙齒、乳牙替換、乳牙保護、乳牙期等。
近義詞
乳牙的近義詞可以是:臨時牙、乳齒。
反義詞
乳牙的反義詞是:恒牙,恒牙是指人長大後長出的固定牙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