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打擊樂器名。狀如漆桶,中間有椎。雅樂開始時擊之。《詩·周頌·有瞽》“鞉磬柷圉” 漢 鄭玄 箋:“柷,木椌也。”參見“ 柷 ”。
“木椌”一詞中的“椌”是一個多音多義字,具體解釋如下:
指古代打擊樂器柷,其形制為方形木匣狀,常用于雅樂演奏中控制節奏。根據記載,柷由木頭制成,是禮樂文化中的重要樂器,常與另一種樂器“敔”配合使用。
例句:《禮記》中提到的“柷敔”即包含椌的形态。
指古代塔下宮室的名稱,這一用法較為罕見,更多見于文獻中的建築類描述。
“木椌”通常指木制的椌(柷),強調其材質屬性。該詞在《詩經》《周禮》等典籍中均有記載,是研究古代禮樂制度的重要物證。
《木椌》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鑄鐵的工具”。這個詞通常用來描述古代鑄造鐵器的工具。
《木椌》的拆分部首是木,總共有8個筆畫。
《木椌》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是由木和椌兩個字組成的。這個詞用來指代一種木制工具,用于鑄造鐵器。
《木椌》的繁體字為「木槍」。
在古時候,漢字《木椌》的寫法略有不同,木字常常寫作“木頭”,而椌字則寫作“将”。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寫就成了《木椌》。
1. 鐵匠使用木椌來錘打鐵塊。
2. 這把古代木椌是鑄造鐵器的重要工具之一。
木槌、木闆、木材、椌印、椌木
木錘、木槌、木棒
鋼錘、鐵錘、鐵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