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切;緊急。《魏書·皮豹子傳》:“今事已切急,若不馳聞,損失城鎮,恐招深責。” 唐 韓愈 《順宗實錄四》:“雖其所服用切急不可闕者,客稱其物可愛, 城 輒喜舉而授之。”《宋史·劉安世傳》:“時倉卒軍興,餽餉切急。”
“切急”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iē jí(部分資料注音為 qiè jí,存在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表示急切、緊急,強調事情緊迫或情緒焦躁。例如《魏書·皮豹子傳》中“今事已切急”即指形勢緊急。
注:不同文獻對拼音标注略有差異,建議結合具體語境使用。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切急》這個詞的意思是指行動迅猛、急切迫切的意思。
《切急》的拆分部首是刀,部首筆畫數為2、11。
《切急》是由現代漢語中的“切”和“急”兩個詞組成。其中,“切”表示切割、劈開的意思,“急”表示迫切、緊急的意思。
《切急》的繁體字為「切急」。
在古時候,切急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然而,據我了解,沒有明确記載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1. 他切急地趕到會議室,希望能及時參與讨論。
2. 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我們需要以切急的态度處理。
3. 我們要切急換裝,以便快速出發。
1. 切換:表示改變或調整某種狀态或狀态。
2. 切身:表示親身體驗或親身感受。
3. 急迫:表示緊急且迫切的意思。
1. 緊迫:表示緊急、迫切。
2. 迅速:表示快速、迅捷。
3. 着急:表示焦慮、急躁。
1. 緩慢:表示行動遲緩、慢悠悠的。
2. 長遠:表示事情發展時間相對較長。
3. 踏實:表示穩定、踏實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