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康衢的意思、康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康衢的解釋

[thoroughfare] 指四通八達的大路

詳細解釋

(1).四通八達的大路。《列子·仲尼》:“ 堯 乃微服遊於康衢。”《晉書·潘嶽傳》:“動容發音,而觀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謳吟乎聖世。” 唐 元稹 《哀病骢》詩:“曾聽禁漏驚衙鼓,慣踏康衢怕小橋。”

(2).喻指顯要的地位。猶言要路。 清 侯方域 《贈彭子序》:“以視 馬周 、 張齊賢 ,起身布衣,應運倏忽,豈不附景命,陟康衢,磊落光明,居然以得位行志大丈夫哉!”

(3).稱頌盛世之歌。 清 趙翼 《兒輩勸以拙集付梓》詩:“敢追 漢 殿淩雲賦,聊附康衢擊壤吟。”參見“ 康衢謡 ”。

(4).喻指賢才未遇時所唱之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康衢是漢語中一個富有文化意蘊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本義:寬闊平坦的大道

    指四通八達、寬闊平坦的道路。古代“康”有“寬闊”、“通達”之意,“衢”專指四通八達的道路。此義項在古籍中常見,如《列子·湯問》描述堯治理天下時“堯乃微服遊于康衢”,即指堯微服私訪于寬闊的大路上。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康衢”首要義項即為“四通八達的大路”。

  2. 引申義:太平盛世的象征

    因寬闊大道象征政通人和、社會安定,“康衢”常被用來借指太平盛世。最著名的典故是《列子·仲尼》中記載的“康衢謠”:堯治理天下五十年,不知成效如何,乃微服遊于康衢,聞兒童唱“立我烝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意指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是太平盛世的體現。此典故使“康衢”成為歌頌盛世、政治清明的代名詞,如後世“康衢煙月”即描繪太平景象。

  3. 文化内涵:理想社會的隱喻

    在傳統文化語境中,“康衢”不僅指物理道路,更承載了“天下為公”、“政通人和”的政治理想。它象征着統治者德政廣布、百姓安居樂業的社會狀态,是儒家“大同社會”理念的具象化表達。如清代趙翼詩句“生逢堯舜世,共樂康衢謠”,即以“康衢”喻指清明盛世。

  4. 現代使用:典雅書面語

    現代漢語中,“康衢”屬書面語,多用于文學、曆史或正式場合,表達對道路宏偉或盛世景象的典雅描述,如“通都大邑,康衢縱橫”。其核心語義仍保留古義,但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成語“康衢之謠”或特定文化表述中。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康衢”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kāng qú(注音:ㄎㄤ ㄑㄩˊ),其核心含義是四通八達的大路,即“康莊大道”。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指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道路。例如《列子·仲尼》記載:“堯乃微服,遊于康衢”,描述堯帝便裝出行于大路的情景。
    根據《爾雅·釋宮》,“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可見“康衢”本義與古代道路等級劃分相關。

  2. 文學化表達
    常用于詩詞或文言文中,如《晉書·潘嶽傳》提到:“觀者莫不抃舞乎康衢”,借大路象征盛世景象。


二、引申與比喻

  1. 顯要地位的象征
    清代侯方域在《贈彭子序》中以“陟康衢”比喻賢才跻身顯赫之位。

  2. 稱頌盛世的意象
    如趙翼詩句“康衢擊壤吟”,借用“康衢”代指太平盛世之歌謠。


三、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康衢”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如地名、文學作品等,日常口語較少使用。


該詞以“大路”為本義,兼具曆史典故與文學比喻色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列子》《晉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鞍子迸瀉便盆不骜産殖乘便傳刍詞律寸步難移代培道士墜驢登受杜陵老恩臨放式瑰岸貴戚櫃枱旱孤樁嚆矢宏整花拳呼抃鞯蓋簡易師範嚼嚼嬌妻叫咷犗特浄院疾學狷激捐廉忼忾樂昌之鏡雷鳥亮堂堂落膘馬廠麻木曼漶甯遫濃香牆岸窮盡穹闾傛華儒棋上勁勝幡送殡宿妝湯包踏破鐵鞋無覓處,算來全不費工夫條流頑然萬雉慰恤崄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