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嚴;嚴肅。 唐 高適 《酬鴻胪裴主簿雨後睢陽北樓見贈之作》詩:“公門何清浄,列戟森已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六·裴還卿》:“不得已,隨之行,倐至一公廨,儀衛森肅。”《歧路燈》第七二回:“欲待出衙遊玩,争乃 婁潛齋 森肅的衙規,宅門上防閑謹嚴,出入有些不便。”
“森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ēn sù,其核心含義指森嚴、嚴肅,常用于描述莊重、嚴整的氛圍或場合。以下是詳細解析: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或詞語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森肅》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是指荒僻、偏遠、草木叢生、景色幽深。它用來形容山林密集、環境荒涼的地方。
《森肅》由“木”和“肅”兩個部首組成,其中“木”是指木頭的意思,而“肅”則是指莊重、嚴肅的意思。
《森肅》共有17個筆畫,其中“木”為4畫,而“肅”為13畫。
《森肅》是一個現代漢字,它的簡體字為“森肅”,沒有繁體字。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并沒有單獨的字形來表示“森肅”,因為它是一個現代漢字。
1. 這座山區景色幽美,真是森肅而神秘。
2. 在森肅的深山中,有許多珍稀的動植物。
3. 我們在森肅的大自然中感受到了甯靜和荒涼。
組詞:
1. 森林
2. 森嚴
3. 荒涼
4. 幽深
5. 神秘
近義詞:
1. 荒涼
2. 幽深
3. 神秘
4. 莊嚴
反義詞:
1. 繁華
2. 現代
3. 熱鬧
4. 明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