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重要島嶼。面積285平方千米,人口476萬(1980年),其中三分之二是華人。島上槟城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多名勝古迹,風景秀麗,為旅遊勝地。
槟榔嶼(Penang Island)是馬來西亞西北部的一個島嶼,也是槟城州的核心組成部分。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地理特征及文化内涵角度進行詳細解釋,并附權威參考資料:
基本含義
漢語中“槟榔嶼”專指馬來西亞槟城州的島嶼部分。“槟榔”源于馬來語“Pinang”(意為槟榔樹),因島上曾遍布槟榔樹得名;“嶼”在《古代漢語詞典》中釋義為“小島”,合稱即“種植槟榔樹的小島”。
權威定義
《辭海》(第七版)定義:“槟榔嶼,馬來西亞島嶼。位于馬六甲海峽北口,面積293平方公裡,首府喬治市為世界文化遺産”。
自然屬性
島嶼呈龜形,面積295平方公裡,通過槟威大橋與馬來半島連接。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均溫27℃,代表植被為槟榔樹、椰樹等(馬來西亞旅遊局官網數據)。
文化符號意義
作為19世紀華人“下南洋”重要中轉站,槟榔嶼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中被記載為“南洋華僑文化的活化石”,喬治市壁畫、宗祠建築群印證多元文化交融。
《中國大百科全書·世界地理卷》強調其别稱“東方花園”,因維多利亞鐘樓、極樂寺等景觀形成“中西建築美學交彙地标”的獨特意象。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确保有效性):
部分文獻需通過圖書館數據庫獲取全文
槟榔嶼(馬來語:Pulau Pinang)是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于馬來半島西北部,因曆史上盛産槟榔樹而得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注:部分數據源自早期統計,當前人口或存在變化,可參考馬來西亞官方資料獲取最新信息。
白衣觀音班瞵報幕背時鬼薜帶步兵戰車詞牒賜樂從風而服叢豔妲語彫悴鬥雞眼都郵堕和羅迩後伐善飛地改毀高名大姓格納庫公廳閨愛歸禾詭話孩咍黑爪橫度涸轍之鲋嘉贶緘脣驚心喪魄進绶口訴闊人家兩閘靈友禮書淪晦陸土男孩南嶽桡骨濡濯颯剌剌牲腯嵩丘台南市檀香爐殄傷體律投敵威诟僞人痿易聞風而逃無疋響徹襄鐘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