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置的意思、觸置的詳細解釋
觸置的解釋
因觸忤而被棄置。 南朝 宋 謝靈運 《勸伐河北表》:“久欲上陳,懼在觸置,蒙賜恩假,暫違禁省。”
詞語分解
- 觸的解釋 觸 (觸) ù 抵、頂:抵觸。“羝羊觸藩,赢其角”。 碰,撞:觸礁。觸電。觸動。觸摸。觸發。觸犯。觸怒。 遇着:接觸。觸覺(?)。觸目驚心。觸角(僶 )。觸景生情。觸類旁通。 因某種刺激而引起感情變化
- 置的解釋 置 ì 放,擺,擱:安置。布置。置放。置身。位置。置信。置評。置疑。置辯。推心置腹。置若罔聞。置之度外。 設立,設備:裝置。設置。 購買:添置。置辦。置備。置買。 放擱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觸置”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因觸忤(冒犯、抵觸)而被棄置或冷落。以下是詳細解釋:
-
詞義解析
- 觸:本義為接觸、碰撞,引申為“觸犯、冒犯”(如“觸怒”)。
- 置:意為放置、棄置,此處指因觸犯權威而被擱置或疏遠。
組合後,“觸置”指因言行觸怒他人(尤其是上位者)而遭到冷落或棄用。
-
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宋謝靈運的《勸伐河北表》:“久欲上陳,懼在觸置,蒙賜恩假,暫違禁省。”
此句意為:本欲進谏,但擔心因言辭觸犯被棄置,幸得恩準暫離朝廷。
-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政治或人際交往語境,描述因直言進谏、違背權威而失勢的情況,帶有被動含義。
-
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黜陟(指官職升降)、觸怒
- 關聯詞:觸礁(比喻受阻)、觸禁(觸犯禁令)。
補充說明: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文言文或曆史文獻中。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分析其情感色彩(如忠臣因谏被貶的悲情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觸置》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接觸或碰觸。它的拆分部首是「手」和「止」,其中「手」表示手的意思,「止」表示停止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16畫。《觸置》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普通,不涉及特定的典故或故事。在繁體字中,《觸置》的寫法是「觸置」,與簡體字寫法略有不同。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也可以用「觸」和「置」兩個字分别表示這個詞的意思。這個詞的例句可以是:“他感到了一個柔軟的觸置。” 在組詞方面,可以使用“觸摸”、“接觸”等詞來表示類似的意思。它的近義詞是“碰觸”,反義詞則是“錯過”。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