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汚點”。亦作“污點”。1.穢迹,不光彩的事迹。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古之将相,疵咎實多:至如 管仲 之盜竊, 吳起 之貪淫, 陳平 之汚點, 絳 灌 之讒嫉,沿茲以下,不可勝數。” 老舍 《離婚》第二十:“ 天真 雖然出來,到底 張大哥 覺得這是個家庭的污點,白6*粉刷得越厚越好;由這事再引起别的事兒,叫大家都知道了,最難堪。” 峻青 《秋色賦·女英雄孫玉敏》:“她時時刻刻都在想法來解除這個‘漢奸舅舅’的污點。”
2.沾染在人身或物體上的污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老婆子﹞又拿自己衣服,代他拭了那污點。”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六:“鶴羽上,污點沾不上去。”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汙點漢語 快速查詢。
關于“汙點”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注:“汙”是“污”的異體字,常見于繁體中文語境,如台灣地區使用):
字面意義
指沾染在物體或人體上的不潔痕迹。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八回中,用衣物擦拭“污點”的描寫;徐遲《哥德巴赫猜想》中形容鶴羽上的污垢無法附着。
比喻意義
引申為個人或群體在道德、名譽上的瑕疵或不光彩行為。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列舉古代将相陳平的“汙點”;老舍《離婚》中形容家庭名譽的污損。
該詞在文學中常具雙重意象,既承載物理清潔問題(如《哥德巴赫猜想》的鶴羽),又隱喻人性或社會的道德困境(如老舍作品中的家庭倫理)。
如需更全面的古籍引用或近義詞辨析,可參考相關詞典來源。
汙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物體上的污漬、污垢或玷污。
汙點的部首是水,筆畫數為8畫。
汙點的繁體字是「污點」,來源于漢語。
在古代漢字中,汙點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
1. 他的衣服上有一處明顯的汙點,需要用洗衣劑清洗。
2. 這個地方因為工業污染而被污水覆蓋,處處可見汙點。
汙漬、汙垢、玷污。
污漬、污垢、污染。
潔淨、幹淨、清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