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土膏。鴉片的别名。 清 龔自珍 《農宗》:“本清而法峻,誅種藝食妖辣地膏者,梟其頭于隴,沒其三族為奴。”
“地膏”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作為鴉片的别稱使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及相關背景:
基本含義
“地膏”即“土膏”,指鴉片。這一别稱在清代文獻中多次出現,例如龔自珍在《農宗》中提到:“誅種藝食妖辣地膏者,枭其頭于隴”,反映了當時對鴉片種植和販賣的嚴厲态度。
詞源與結構
龔自珍的《農宗》主張通過嚴刑峻法禁止鴉片(地膏)的種植和吸食,提出對涉事者“沒其三族為奴”。這體現了鴉片戰争前中國社會對鴉片危害的早期警惕。
該詞屬于曆史文獻中的特定表述,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如需研究清代禁毒政策或鴉片相關曆史,可參考此類詞彙的原始出處。
參考資料:以上解釋綜合了漢典、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地膏(di gao)是一個漢字詞彙,其意思是指地下産出的油脂或者潤滑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地膏的拆分部首為土和腦,它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地膏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的文字記錄中。
繁體:地膏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地膏」。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時候,地膏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但目前沒有找到古代專門記載地膏寫法的文字。
例句:我使用地膏潤滑機械,使其順暢運轉。
組詞:地下、産出、油脂、潤滑物。
近義詞:地下油脂、地底潤滑物。
反義詞:天上潤滑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