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奴隸貿易的意思、奴隸貿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奴隸貿易的解釋

指16世紀至19世紀末西方殖民者将非洲黑人大量販賣到美洲去從事奴隸勞動的活動。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美國殖民者相繼參與這種貿易。被販運到美洲的非洲黑人約1500萬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奴隸貿易是16世紀至19世紀末西方殖民者将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從事強制勞動的大規模人口販賣活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奴隸貿易主要指歐洲殖民者通過暴力手段擄掠非洲黑人,通過跨大西洋航線運往美洲的強制移民活動。據估計,約1200萬-1500萬非洲人被販運至美洲,其中約200萬人死于運輸途中。

二、發展階段

  1. 初期(15世紀中葉-17世紀中葉):葡萄牙、西班牙主導,在非洲建立據點,年販運量約1000人。
  2. 高潮(17世紀中葉-18世紀末):荷蘭、英國、法國加入,形成"三角貿易"模式,年均販運量達8-10萬人。
  3. 衰落(19世紀):1807年英國率先廢除奴隸貿易,1888年巴西成為美洲最後一個廢除奴隸制的國家。

三、運作模式

采用"三角貿易"循環:

  1. 歐洲→非洲:運輸紡織品、槍支等換取奴隸;
  2. 非洲→美洲(中間航道):奴隸死亡率達15%-20%;
  3. 美洲→歐洲:運回糖、煙草等原料。 單次貿易利潤率可達500%-800%。

四、曆史影響

  1. 對非洲:造成人口銳減、部落沖突加劇、社會發展停滞;
  2. 對美洲:奠定種植園經濟基礎,催生種族歧視體系;
  3. 對歐洲:英國通過奴隸貿易積累1.59億英鎊資本(相當于今數十億英鎊),直接推動工業革命。

如需查看完整數據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奴隸貿易史》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奴隸貿易

奴隸貿易是指以人類作為商品進行買賣的行為。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女,人。其中,“女”表示女性,而“人”則表示人類。它的總筆畫為10畫。

奴隸貿易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會,特别是奴隸社會時期。在那個時候,奴隸是作為商品被販賣的,成為了社會上最底層的群體。奴隸貿易一度非常盛行,成為了一種殘酷的經濟制度。

在繁體字中,奴隸貿易的寫法為「奴」和「隸」。「奴」表示奴隸,「隸」表示服從,表示奴隸對主人的徹底服從和被控制的狀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的奴隸貿易沒有明确的标準,因為它是在封建社會中産生的概念,但可以用古代的「奴」和「買賣」或「貿易」來表達。

以下是一個例句:
在古代,奴隸貿易是一種殘酷而不人道的制度。

組詞:奴隸制度、奴役、販賣、奴隸主、奴才。

近義詞:人口販賣、勞工貿易。

反義詞:人權、自由、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