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封檢的意思、封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封檢的解釋

(1).加蓋印記的封口。 唐 陸龜蒙 《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之一:“自拂煙霞安筆格,獨開封檢試砂牀。”

(2).指緘封的文書、信件。 宋 王禹偁 《賀範舍人再入西掖》詩:“紅藥編章應感動,紫泥封檢未生疎。”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封檢徵題字,屏帷悉畫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封檢是古代文書傳遞和物品保管中的專用術語,指對文件或物品進行密封并查驗的過程。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曆史文獻記載,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1. 基本詞義

    封檢由“封”與“檢”二字構成複合詞,《漢語大詞典》釋為“加蓋印章的文書封籤”,特指用封泥、繩索等密封文書簡牍,并在封口處加蓋印記以防篡改的行為。此過程包含密封與核驗雙重動作,體現了古代信息保密制度。

  2. 曆史形态演變

    《辭海》指出,漢代簡牍封檢需将文書卷起後,用木闆作“檢”覆蓋文字内容,再以繩子捆紮,繩結處敷設封泥并加蓋官印。敦煌懸泉置遺址出土的漢代封檢實物,印證了這種“檢署制度”在郵驿系統中的廣泛應用。

  3. 應用場景延伸

    《簡牍學辭典》記載,封檢不僅用于公文傳遞,還擴展至貢品、貨品的密封驗收。如唐代市舶制度中,外來商貨須經官府封檢後方可入市交易,封檢文書載明物品數量、來源等信息,兼具防僞與征稅憑證功能。

這一術語在《唐律疏議》《宋會要輯稿》等法典中均有制度性記載,反映了中國古代行政管理制度中“密封核驗”程式的重要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封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加蓋印記的封口
    指通過封閉并加蓋印章或标記的方式确保物品、文書等未被擅自開啟。例如古代官方文件或重要信函的密封處理。

  2. 緘封的文書或信件
    可代指被密封保存的文書、信件等實物。例如宋代王禹偁詩中提到的“紫泥封檢”即指用紫色印泥封緘的公文。


二、字義分解


三、曆史用例與詩詞引用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代文獻釋義及詩詞用例,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相關古籍或語言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暗将陂寖本末源流鞭罰逋播藏修城邑成住壞空赤丸寸丹搭圾擔纏躭淫刀光劍影額娘二陽翻撷繁重飛魚鈎服化改觀葛屦光閃規財鬼手和煖劃撥清算骅駒湔磨驕騧解舫九天九地記叙文鹍柱祿兒麥角媚悅盟信門戶開放明烈弄舌拍網子盤籃竊辔棄瓊拾礫羣屋思悲翁絲簧宿襟簑衣裙泰山石敢當騰霄天公絮畏壘吻流險服湘芸曉了效情析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