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卧治的意思、卧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卧治的解釋

西漢 時 汲黯 為 東海 太守,“多病,卧閨閤内不出,歲餘, 東海 大治。”後召為 淮陽 太守,不受。 武帝 曰:“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見《史記·汲鄭列傳》。後因以“卧治”謂政事清簡,無為而治。 南朝 梁 丘遲 《旦發漁浦潭》詩:“坐嘯昔有委,卧治今尚可。”《隋書·元孝矩傳》:“若以邊境務煩,即宜徙節 涇郡 ,養德卧治也。” 元 薩都剌 《寄呈江東廉使王繼學》詩:“秪應 王 謝 風流在,卧治 東山 足令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卧治”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卧治”指官員以清靜無為的方式治理地方,政事清簡而百姓安定,字面意為“躺着治理”。該詞多用于稱頌官員治理有方,無需勞碌即可使地方井然有序。

二、典故出處與曆史背景

“卧治”典出《史記·汲鄭列傳》㊟:漢武帝任命汲黯為淮陽太守,汲黯因病推辭,武帝曰:“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意為借重其威望,即使卧病也能治理好淮陽。後世遂以“卧治”形容官員以德化民、政簡訟息的能力㊟。

三、用法與演變

  1. 曆史用例:
    • 《南史·劉善明傳》載:“淮南近畿,國之形勝,非親賢不居,卿為我卧治之!”
    • 唐代王維《送方城韋明府》詩:“高卧長無訟,遙知理更精”,化用“卧治”贊其治績㊟。
  2. 語義延伸:

    宋元後漸引申為官員治理得法、從容不迫,如《宋史》稱頌地方官“卧治之效,民不知勞”。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卧治”多用于曆史語境或文學作品中,形容古代官員的治理智慧,如:“這位太守深谙黃老之術,以卧治之法造福一方。”


權威參考來源

㊟ 《史記·汲鄭列傳》原文:

中華書局點校本《史記》(鍊接為中華書局官網《史記》版本介紹)

㊟ 《漢語大詞典》“卧治”釋義:

漢語大詞典官網(搜索“卧治”詞條)

㊟ 王維詩引用:

《全唐詩》卷125,國學導航《全唐詩》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卧治”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典故出處

該詞源自《史記·汲鄭列傳》記載的西漢名臣汲黯的事迹:


三、引申意義

  1. 政治理念:
    形容為政者通過簡化政務、順應民情實現治理目标,體現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2. 文學化表達:
    後世詩文(如南朝梁丘遲《旦發漁浦潭》)用“卧治”贊頌官員治理有方,如“坐嘯昔有委,卧治今尚可”。

四、注意點

如需進一步探讨曆史典故或引用文獻,可參考《史記》原文或相關史學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愛鶴失衆奧林匹克格言白鶴晾翅鄙晻賓會比事不中意長冠常節長生運宸造吃飯處戳穿賜罷此屬大腳盜篡等腰梯形奪移泛酒國際象棋闳俊呼冤簡命校準祭奠兢惶矜功伐能靜兀兀計望卷舒絶倒磕磕撞撞狂電冷作連輿淩歊六駁痲痹面陽内苑錢桌欽點輕年器性仁王三休亭酾沈澹災石巒衰竭説法碎器銅儀汪芒衛足霞箋銜悲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