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儀的意思、銅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儀的解釋

指銅制的候風地動儀。《後漢書·順帝紀》:“﹝ 陽嘉 元年﹞秋七月,史官始作候風地動銅儀。” 李賢 注:“時 張衡 為太史令,作之。”《後漢書·天文志上》“以顯天戒” 劉昭 注引 漢 蔡邕 《表志》:“言天體者有三家……唯《渾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候臺銅儀,則其法也。立八尺圓體之度,而具天地之象,以正黃道,以察發歛,以行日月,以步五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銅儀”是古代中國用于天文觀測或地震監測的銅制儀器,其核心含義在不同文獻中指向一緻。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銅儀指銅制的候風地動儀,由東漢科學家張衡于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主要用于監測地震方位。該儀器是中國古代科技的重要成就之一。

  2. 曆史背景與功能

    • 據《後漢書·順帝紀》記載,史官于陽嘉元年秋七月首次制作“候風地動銅儀”,張衡時任太史令并主持研發。
    • 其設計結合了渾天說理論,通過銅制結構“立八尺圓體之度”模拟天體運行,兼具觀測天文和地震的雙重功能。
  3. 文獻記載與意義

    • 李賢注《後漢書》及蔡邕《表志》均提到銅儀的構造原理,強調其通過機械裝置“察發斂”(探測地震波動)的科學性。
    • 該儀器不僅是中國最早的地震監測工具,也體現了漢代天文、冶金與機械技術的融合。

“銅儀”特指張衡發明的銅質地動儀,是古代科技史的标志性成果,相關記載集中于《後漢書》等權威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銅儀的意思

《銅儀》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古代祭祀儀式所使用的銅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銅儀》的部首是金,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銅儀》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春官宗伯·牧忠》:“祀武王于岐陛。”其中“岐陛”就是指用銅器修建的祭壇。以銅制作的祭壇非常莊重隆重,因此也稱為“銅儀”。在繁體字中,銅儀的寫法是「銅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銅儀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漢代的銅儀寫作「銅儀」。這種不同寫法主要是由于字形演變和曆史變革所導緻的。

例句

1. 博物館裡陳列着各種古代的銅儀器。

2. 曆史上的一些國君在舉行盛大的儀式時會使用銅儀來裝點場面。

3. 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批琢磨精良的銅儀,這些文物為我們了解古代文明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線索。

組詞

銅盆、銅錢、銅像、銅器、銅管

近義詞

青銅器、銅鎏金器

反義詞

瓷器、陶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