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酒的意思、泛酒的詳細解釋
泛酒的解釋
亦作“泛酒”。1.古代風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飲于環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飄流,停則取飲,相與為樂,謂之“汎酒”。 晉 束晳 《三日曲水對》:“昔 周公 城 洛邑 ,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詩雲:‘羽觴隨波。’”參見“ 流觴曲水 ”。
(2).古人用于重陽或端午宴飲的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因稱“汎酒”。 前蜀 韋莊 《庭前菊》詩:“紅蘭莫笑青青色,曾向 龍山 泛酒來。” 唐 皎然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明 楊慎 《漁家傲》詞:“摘得金英來泛酒,西山爽氣當窗牖,鬢插茱萸歌獻壽。” 郭沫若 《蒲劍集·<蒲劍·龍船·鯉幟>》:“以菖蒲泛酒(俗間在酒中對以雄黃),不僅要保持身體的清潔,還要争取内心的芬芳。”
詞語分解
- 泛的解釋 泛 à 漂浮:泛舟。 透出:臉上泛出了紅暈。 浮淺,不切實:浮泛。空泛。泛泛之交(友誼不深)。泛泛而談。 一般地:泛論。泛指。泛稱。廣泛。泛覽。泛讀。 水向四處漫流:泛溢。 筆畫數:; 部首:氵;
- 酒的解釋 酒 ǔ 用高粱、米、麥或葡萄等發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飲料:白酒。啤酒。料酒。 * 。茅台酒。酒漿。 筆畫數:; 部首:酉;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泛酒”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風俗活動
指三月三日上巳節的宴飲習俗。人們在水渠旁宴飲時,将酒杯(羽觞)置于流水上,任其漂流,停在誰面前則取飲作樂。這一活動被稱為“流觞曲水”,與“泛酒”密切相關。晉代束皙在《三日曲水對》中記載:“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可見其曆史淵源。
二、節日特制酒飲
指重陽節或端午節時用菖蒲、菊花等植物浸泡的酒。例如:
- 唐代韋莊《庭前菊》提到“曾向龍山泛酒來”;
- 明代楊慎《漁家傲》中描述“摘得金英來泛酒”;
- 郭沫若《蒲劍集》中也提到菖蒲泛酒的端午習俗。
其他說法
個别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泛酒”解釋為“形容酒量大”,但此釋義未見于古代文獻或高權威來源,可能是現代引申義或誤讀。
提示:若需具體文獻出處或更多詩句例證,可參考《三日曲水對》《庭前菊》等古籍,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進一步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泛酒》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廣泛喜歡酒類的人。它的拆分部首是氵和酉,筆畫數為8。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是由"泛"和"酒"兩個字組合而成。
關于《泛酒》的繁體字形式是「泛酒」,保留了原詞的意思和拼寫方式。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我們可能會看到一些變體寫法。例如,「泛」有時會寫成「氾」,而「酒」有時會寫成「酒正」。這些變體寫法在古籍中可以見到。
關于《泛酒》的例句,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句子來描述它的意思和用法:
- 他屬于那種泛酒的人,見到任何一種酒都會被吸引。
- 他的酒櫃裡藏着各種各樣的酒品,他真是個泛酒之人。
與《泛酒》相關的組詞可以有「泛濫」、「泛舟」等,這些詞語的共同點在于都含有「泛」字,意味着廣泛、普遍的意思。
在意思上,與《泛酒》相近的詞語有「酒徒」、「酒喪」等,這些詞語都指代對酒有濃厚興趣或依賴的人。
與《泛酒》相反的詞語可以有「戒酒」、「禁酒」,這些詞語指的是戒除酒類或對酒類有限制的行為。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