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佩服之極。2.謂折服。3.大笑不能自持。4.因昏厥而仆倒。5.古代雜技名。
1.佩服之極。 唐 戎昱 《聽杜山人6*彈胡笳》詩:“ 杜陵 先生證此道, 沉 家 祝 家皆絶倒。”《西湖佳話·葛嶺仙迹》:“滿座賓客見之,無不絶倒,遂傳播其仙家幻術之妙。”
2.謂折服。 楊朔 《我的改造》:“我能聽懂工人的每一句話,我為他們的富有形象色彩的語言所絕倒。”
3.大笑不能自持。 宋 蘇轼 《遊博羅香積寺》詩:“詩成捧腹便絶倒,書生説食真膏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諧》:“﹝狐﹞曰:‘龍王下詔求直諫,鼈也得言,龜也得言。’四座無不絶倒。” ********* 《萍蹤憶語》三四:“ 胡默 更非常健談,而且诙諧百出,令人絕倒。”
4.因昏厥而仆倒。《北史·崔瞻傳》:“行過 彭城 ,讀道旁碑文未畢而絶倒……此碑乃 瞻 父守 徐州 時所立,故哀感焉。”《舊唐書·哥舒翰傳》:“﹝ 哥舒翰 ﹞至 土門 軍,入浴室,遘風疾,絶倒良久乃蘇。”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僧聞語而便絶倒,良久始蘇。” 魯迅 《三閑集·辭顧颉剛教授令“候審”》:“來函謹悉,甚至於吓得絶倒矣。”
5.古代雜技名。《列子·說符》“又有蘭子又能燕戲者” 晉 張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狹者。”《南齊書·樂志》:“罷紫鹿、跂行、鼈食、笮鼠、齊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絶倒漢語 快速查詢。
“絶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本義:因大笑而身體傾倒
引申義:極為佩服或極度悲傷
現代常用義:形容大笑或精彩至極
“絶倒”一詞的核心在于表達一種極緻的狀态——無論是因大笑導緻的肢體傾倒,還是因佩服、悲傷等強烈情感引起的身心反應,抑或是形容事物精彩有趣到令人贊歎或大笑的程度。在現代漢語中,它主要用于形容大笑不止或精彩有趣到極點的情形。
參考資料依據:
“絶倒”(也寫作“絕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佩服之極
表示極度欽佩或贊歎。如唐代戎昱的詩句“沉家祝家皆絶倒”,以及楊朔對工人語言表達力的感慨。
折服
指因對方言行而心服口服。例如楊朔在《我的改造》中提到工人語言的生動性令其“絕倒”。
大笑不能自持
形容前仰後合、難以控制的大笑。如蘇轼詩中“詩成捧腹便絕倒”,或《新五代史》中“辄歎息絕倒”的描述。
昏厥仆倒
指因情緒過激(如悲痛、震驚)而暈倒。此義項在多個古籍及現代解釋中均有提及。
古代雜技名
一種現已失傳的技藝,具體形式不詳,多見于曆史文獻記載。
建議:若需具體例句或考據,可參考漢典(來源1)、蘇轼詩作(來源3)及《新五代史》(來源6)等權威文獻。
白首為功名百壹搬斤播兩别券采鳳隨鴉踩估陳遺飯感徹上徹下打問點缺短遞高棉人宮傅功行龜貝互剝痛瘡缋純回憚狐棃昏黃機徽舉手搖足凱旋而歸魁星踢鬥浪蕩鬼擽撲镂繪旅醻描神畫鬼廟院明月珰撚枝平地樓台拼接卡殼麡牀清漳窮孤秋縣求援漆煙讓勖仁策三階森羅萬象時疾屎溺石牌樓使作樞紐説談私市屠各脫肩尾大難掉尾款溫淡仙升校室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