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倒的意思、絶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倒的解釋

1.佩服之極。2.謂折服。3.大笑不能自持。4.因昏厥而仆倒。5.古代雜技名。

詳細解釋

1.佩服之極。 唐 戎昱 《聽杜山人6*彈胡笳》詩:“ 杜陵 先生證此道, 沉 家 祝 家皆絶倒。”《西湖佳話·葛嶺仙迹》:“滿座賓客見之,無不絶倒,遂傳播其仙家幻術之妙。”

2.謂折服。 楊朔 《我的改造》:“我能聽懂工人的每一句話,我為他們的富有形象色彩的語言所絕倒。”

3.大笑不能自持。 宋 蘇轼 《遊博羅香積寺》詩:“詩成捧腹便絶倒,書生説食真膏肓。”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諧》:“﹝狐﹞曰:‘龍王下詔求直諫,鼈也得言,龜也得言。’四座無不絶倒。” ********* 《萍蹤憶語》三四:“ 胡默 更非常健談,而且诙諧百出,令人絕倒。”

4.因昏厥而仆倒。《北史·崔瞻傳》:“行過 彭城 ,讀道旁碑文未畢而絶倒……此碑乃 瞻 父守 徐州 時所立,故哀感焉。”《舊唐書·哥舒翰傳》:“﹝ 哥舒翰 ﹞至 土門 軍,入浴室,遘風疾,絶倒良久乃蘇。”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辨誤》:“僧聞語而便絶倒,良久始蘇。” 魯迅 《三閑集·辭顧颉剛教授令“候審”》:“來函謹悉,甚至於吓得絶倒矣。”

5.古代雜技名。《列子·說符》“又有蘭子又能燕戲者” 晉 張湛 注:“如今之絶倒投狹者。”《南齊書·樂志》:“罷紫鹿、跂行、鼈食、笮鼠、齊王卷衣、絶倒、五案等伎。”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絶倒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絶倒”(也寫作“絕倒”)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釋:

  1. 佩服之極
    表示極度欽佩或贊歎。如唐代戎昱的詩句“沉家祝家皆絶倒”,以及楊朔對工人語言表達力的感慨。

  2. 折服
    指因對方言行而心服口服。例如楊朔在《我的改造》中提到工人語言的生動性令其“絕倒”。

  3. 大笑不能自持
    形容前仰後合、難以控制的大笑。如蘇轼詩中“詩成捧腹便絕倒”,或《新五代史》中“辄歎息絕倒”的描述。

  4. 昏厥仆倒
    指因情緒過激(如悲痛、震驚)而暈倒。此義項在多個古籍及現代解釋中均有提及。

  5. 古代雜技名
    一種現已失傳的技藝,具體形式不詳,多見于曆史文獻記載。


建議:若需具體例句或考據,可參考漢典(來源1)、蘇轼詩作(來源3)及《新五代史》(來源6)等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絶倒:字義和來源

《絶倒》是一個漢字詞語,一般解釋為“非常吃驚而喜悅”的意思。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熱烈歡迎、驚喜或者感激之情。例如,當你聽說自己獲得了一份心儀已久的工作時,會感到非常絶倒。

《絶倒》由兩個部首組成:纟(絲)和頭(首)。

纟,是表示“絲”的部首,表示線纖細、柔軟、纖維等意思。

頭,是表示“首”的部首,表示頭部、首領、首先等意思。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字典》統計,絶倒共有12畫。

絶倒這個詞在《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中并沒有明确的記錄,可能是後來衍生而來的口語詞彙。

絶倒的繁體字

絶倒的繁體字是「絕倒」。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古代的絶倒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可能有不同的寫法。然而,由于絶倒是一個後期衍生的詞彙,其古時候的寫法并沒有确切的記錄。

絶倒的例句

  1. 聽說他獲得了這個職位,我真是絶倒了。
  2. 當我看到生日蛋糕上的驚喜時,我感到絶倒。
  3. 他的演講引起了觀衆們的絶倒掌聲。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絶倒掌聲、絶倒歡呼。

近義詞:興奮、高興、歡喜。

反義詞:失望、沮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