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吳昌碩的意思、吳昌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吳昌碩的解釋

吳昌碩(1844-1927) : 書畫家,篆刻家。初名俊,後改名俊卿,字昌碩、倉石,號缶廬,浙江安吉人。諸生。清末曾官安東知縣。書擅石鼓文,凝練樸茂;畫擅花卉,墨飽色酣,渾厚蒼勁;篆刻上溯秦漢玺印,又吸取漢魏六朝甓瓦等之長,雄健古拙。為海上畫派代表人物,又被推為西泠印社社長。著有《缶廬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吳昌碩(1844-1927),原名俊卿,字昌碩,號缶廬、苦鐵等,是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集詩、書、畫、印“四絕”于一身的藝術大師,被尊為“後海派”領袖。其名字“昌碩”二字在漢語中具有深厚寓意:“昌”取自《詩經》“東方昌矣”,象征光明與興盛;“碩”源于《周易》“碩果不食”,喻指豐碩成果與堅實根基,合而彰顯其藝術追求與人格精神。

藝術成就與風格

吳昌碩以金石書法入畫,開創“重、拙、大”的寫意新風。其書法融合石鼓文與篆隸筆意,蒼勁雄渾;繪畫以花卉見長,尤擅梅花、紫藤,筆墨酣暢且色彩濃烈,形成“金石畫派”獨特面貌。篆刻則突破明清流派,以鈍刀硬入、虛實相生之法,确立“吳派”印風。

代表作品與理論貢獻

代表畫作如《紫藤圖》《桃實圖》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篆刻作品《缶廬印存》被上海博物館收藏。其提出“畫氣不畫形”“詩書畫印有真意”等理論,強調藝術創作中“以書入畫”與“詩畫互通”的哲學内涵。

曆史評價與影響

吳昌碩被列為“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與齊白石并稱“南吳北齊”。日本學者内藤湖南稱其“熔鑄古今,開東亞藝術新境”,其藝術理念深刻影響陳師曾、潘天壽等後世大家,并成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國際傳播。

(注:本文參考《中國美術大辭典》《中國書法史》《西泠印社社史研究》等權威文獻,因文獻數據庫版權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讀者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數字資源或專業學術平台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吳昌碩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藝術家,集詩、書、畫、印于一身,是“後海派”代表人物之一。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1.基本信息

2.藝術成就

3.曆史地位

4.創作理念

5.代表著作


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權威來源,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作品或藝術思想,可參考相關書畫研究文獻或博物館藏品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

奧澁不像話插科打诨鈔騎成風盡垩打當督亢貳猜耳擩放溜分司膚挫戈城購買垢面過番姑章盍各闳辯紅骐驎滉柱回辟噭咷姬漢紀錄金扉樂宴亂打輪椅緑依依麻粥美範枚文鷗馴丕風前邊悄沒聲氣類秦青秋英上網山溪矢言雙邊錢鼠鲇舒泰撕扯溲惡鎖上撻擊塘埝甜菜銅壺脫珥文繹五靈五洩午宴相朝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