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秋英的意思、秋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秋英的解釋

秋花。 宋 楊萬裡 《看劉寺芙蓉》詩:“秋英例臞淡,此花獨腴澤。” 元 郝經 《牡丹菊賦》:“郁霞腴之春姿,敷玉瀣之秋英。” 明 高啟 《王公子宅五月菊》詩:“秋英忽夏發,宛在 阿戎 家。” 清 王式丹 《蕭尺木淩歊台圖》詩:“橋頭策杖者誰子,幅巾瀟灑攜秋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秋英”的詳細解釋可分為以下三個層面:

一、植物學定義 秋英(學名:Cosmos bipinnata)是菊科秋英屬草本植物,原産墨西哥,高1-2米,葉片羽狀深裂如羽毛,頭狀花序直徑3-6厘米,舌狀花瓣呈白、粉、紫等色,管狀花心金黃。花期夏末至深秋(6-10月),果期9-10月。中國雲貴高原及四川等地多見歸化種群,常見于田埂、路旁等貧瘠環境。

二、别稱與文化符號

  1. 波斯菊:因16世紀經西班牙殖民者傳入歐洲後,由波斯商人傳入亞洲而得名,實為曆史誤讀。
  2. 格桑花:在藏文化中常被賦予吉祥寓意,但嚴格來說格桑花是高原多種野花的統稱。
  3. 秋日象征:得名于其傲霜綻放的特性,《楚辭》“夕餐秋菊之落英”為其名注入高潔意象。

三、其他延伸含義

需注意:網絡流傳的“形容人才出衆”屬個别詞典釋義(),未見于權威植物學或文學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秋英的意思

《秋英》一詞,指的是秋天中的英雄人物。秋代表着秋天,英代表着英勇、出衆。因此,《秋英》可以理解為秋天中的英雄人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秋英》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拆分的部首分别是禾和口,禾作為左部是“谷字旁”,口作為右部是“人字旁”。

《秋》的筆畫數為9畫,推薦的書寫順序為一橫、一橫、橫捺、撇、撇、橫、彎鈎、豎、撇。

《英》的筆畫數為8畫,推薦的書寫順序為橫、豎、橫、豎、豎、橫、豎鈎、橫。

來源

《秋英》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西遊記》。書中有描寫孫悟空變成秋英去見觀音菩薩的情節。後來,《秋英》成為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英勇無畏的人。

繁體

《秋英》的繁體字為「秋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據記載,《秋英》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秋英」。

例句

1. 他是我們村莊裡的《秋英》,勇敢無畏。

2. 那位将軍真是一個真正的《秋英》,在戰場上英勇無比。

組詞

1. 秋天

2. 秋季

3. 英勇

4. 英雄

5. 英語

近義詞

1. 英雄

2. 豪傑

3. 勇士

4. 神勇

5. 虎将

反義詞

1. 膽小

2. 怯懦

3. 懦弱

4. 膽怯

5. 膽小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