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攜持的意思、攜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攜持的解釋

亦作“攜持”。攜帶;扶持。《後漢書·陳蕃傳論》:“功雖不終,然其信義足以攜持民心。”《世說新語·識鑒》“ 謝公 在 東山 畜妓” 劉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 安 縱心事外,疎畧常節,每畜女妓,攜持遊肆也。” 唐 陸龜蒙 《和襲美謝友人惠人參》:“品第已聞升碧簡,攜持應合重黃金。”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攜持”的漢語詞典釋義

“攜持”是一個漢語複合動詞,由“攜”與“持”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用手拿着、帶着或扶持着某物或某人。該詞在古漢語中使用更為頻繁,現代漢語中雖仍在使用,但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帶有一定的文雅或正式色彩。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對其含義進行詳細解釋:

一、 核心釋義

  1. 用手拿着、帶着(物品): 指隨身攜帶、拿着具體的物件。
    • 例:《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釋義:“攜帶;拿着。” 如:“他攜持書卷,遠赴他鄉求學。”
    • 例:《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雖未直接收錄“攜持”,但對“攜”的釋義為“隨身帶着”,對“持”的釋義為“拿着;握住”,組合起來即表示“隨身帶着并拿着”。
  2. 扶持、攙扶(人): 指用手攙扶、帶領或幫助他人,尤指對老弱病幼的照顧。
    • 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等編)在解釋“持”時,有“扶持”之義項。結合“攜”的“帶、拉”之意,“攜持”可引申為“攙扶帶領”。 如:“孝子攜持老母,避難于山中。”
  3. 擁有、保有(抽象事物): 在更抽象的層面上,可引申指擁有某種品質、信念或責任。
    • 例:雖非詞典直接釋義,但根據語素組合及古漢語用例(如“攜持忠義”),可理解為“懷有、秉持”。 如:“士人當攜持氣節,不為利誘。”

二、 語義側重與辨析

三、 使用語境

“攜持”在漢語詞典中的核心釋義是用手拿着、帶着(物品)或扶持、攙扶(人)。它融合了“攜帶”的移動伴隨性和“持握”的掌控性,通常用于書面語境,常帶有小心照料或扶持的意味。在現代漢語中,其具體義項(攜帶物品、攙扶人)雖可由“攜帶”、“扶持”等詞替代,但在追求文雅或特定表達時仍具生命力;其抽象義項(擁有品質)則較為罕見。

參考資料來源:

  1.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編. 《現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3. 王力, 岑麒祥, 林焘 等 編.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攜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維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發音為xié chí,核心含義為攜帶、扶持,既指具體物品的攜帶(如行李、器物),也引申為抽象事物的伴隨(如思想、情感)。

二、詞義演變與出處

  1. 古代文獻用例

    • 《後漢書·陳蕃傳論》中“信義足以攜持民心”,指通過道義凝聚民衆精神(抽象層面)。
    • 《世說新語》注引南朝記載“攜持遊肆”,描述謝安攜帶歌妓出遊(具體行為)。
  2. 詞形變體
    古籍中亦寫作“攜持”,屬異形詞,現代漢語統一為“攜持”。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側重點 示例
攜帶 中性,僅指物品持有 攜帶證件
扶持 側重幫助、支持 扶持弱勢群體
攜持 兼具攜帶與精神伴隨 攜持理想遠行

五、現代應用建議

在書面表達中,若需強調“攜帶+内在關聯性”,可優先使用“攜持”。例如:“他攜持着家族的期望,踏上求學之路。”(融合物質行動與精神寄托)。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般腸辦護剝膚椎髓抱一表木菜苔茶皷詫怪朝筭承業尺幅捶毆詞士村居殿舉诋劾抵捂放仗奉粟綍綸各行各業官官相護規定閨戒貴俊過從甚密火蛾绛鞴奬進借讀幾分可說麗木馬耳東風墨場默識暖煙牽羁仁良榮顯掃榻以待上币墒情聖略簭人視眺缞粗帥由水晶脍死沒騰傝茸挑鬥塗附屠牧無遮會鑲花鄉望險遭不測脅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