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章四友的意思、文章四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章四友的解釋

唐 杜審言 善文辭,少與 李峤 、 崔融 、 蘇味道 齊名,為“文章四友”,世號“崔李蘇杜”。見《新唐書·文藝傳上·杜審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文章四友"是中國唐代文學史上的一個特定稱謂,指初唐時期四位以文章齊名、交往密切的宮廷文人。他們活躍于武則天至唐中宗時期,對唐代近體詩(尤其是律詩)的定型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 定義與成員 "文章四友"特指:

  1. 李峤 (644-713):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官至宰相,詩作以詠物著稱,數量衆多。
  2. 蘇味道 (648-705):趙州栾城(今屬河北)人。官至宰相,其詩風較為典雅工緻。
  3. 崔融 (653-706):字安成,齊州全節(今山東章丘)人。官至中書舍人、國子司業,長于撰寫朝廷典章制诰。
  4. 杜審言 (約645-約708):字必簡,祖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甫祖父,其詩在四友中成就較高,對律詩定型貢獻顯著。

二、 名稱由來與背景

三、 文學貢獻與影響

  1. 推動近體詩格律化:他們是初唐時期積極實踐詩歌格律化的代表。在沈佺期、宋之問最終完成律詩定型之前,四友(尤其是杜審言、李峤)在五言律詩的創作實踐上進行了大量探索,對平仄、對仗、用韻等規則的成熟與推廣起到了關鍵作用。杜審言的五律被後世認為格律精嚴,已近成熟。
  2. 宮廷應制詩創作:創作了大量奉和應制、歌功頌德的詩篇,風格多富麗精工,雖内容價值有限,但在藝術技巧(如辭藻、對仗)的錘煉上有所貢獻。
  3. 其他文體成就:除詩歌外,他們在朝廷應用文的寫作上也享有盛名,崔融尤以撰寫典章制诰著稱。

四、 曆史評價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文章四友”是初唐時期四位文學家的合稱,具體指杜審言、李峤、崔融、蘇味道。他們因詩文齊名且緻力于推動近體詩(律詩、絕句)發展而被并稱,世號“崔、李、蘇、杜”。

詳細解釋:

  1. 成員身份

    • 杜審言:杜甫的祖父,擅長五言律詩,詩風雄渾,對杜甫影響深遠。
    • 李峤:官至宰相,以詠物詩著稱,作品《風》等流傳廣泛。
    • 崔融:文辭典麗,尤擅碑銘文,曾參與編修《三教珠英》。
    • 蘇味道:與李峤并稱“蘇李”,詩風工整,但存世作品較少。
  2. 文學貢獻

    • 四人活躍于宮廷,多作應制詩,内容以歌功頌德為主,但推動了五言律詩的格律定型。
    • 杜審言的五律被清代學者評為“初唐五律正宗”。
  3. 曆史評價
    《新唐書·文藝傳》記載杜審言“少與李峤、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表明他們在當時文壇的地位。

注:

“四友”在曆史中還有其他含義(如周文王的四位大臣、孔子的學生等),但“文章四友”特指上述四位文學家。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作品或背景,可參考唐代文學史相關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被旨褊忌邊塞博望苑步叉補台長舊讒媢傳闆楚霸王怠終端涯訪事員風餐露宿風珂風習膚語隔壁狗矢管晏沽恩嘩咎揮發油胡書見勢不妙皛耀借潤淨火狂慝枯骨稅賫恨連名流瀉漏氣馬調悶歎敏疾配殿貧境輕裘緩辔青陰喪期僧陀繩檢生烹神惠實習期疏澁送爵薦脯訟書隨聲吠影貪迷腯肥唾壺敲缺完強無堤霧網小打小鬧笑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