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爵薦脯的意思、送爵薦脯的詳細解釋
送爵薦脯的解釋
古代新婦婚後第二天初見舅姑時,先行祭禮,而後舅姑用酒食勞之。見《儀禮·士昏禮》。 清 譚嗣同 《仁學》三七:“古者舅姑饗婦,行一獻之禮,送爵薦脯,直用主賓相酬酢者處之。誠以付託之重,莫敢不敬也。”
詞語分解
- 送的解釋 送 ò 把東西從甲地運到乙地:送信。送審。輸送。護送。呈送。 贈給:送禮。贈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點:歡送。送别。送親。 丢掉:斷送。 收迎取接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脯的解釋 脯 ǔ 肉幹:鹿脯。兔脯。 水果蜜漬後晾幹的成品:果脯。杏脯。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送爵薦脯”是一個源自古代禮儀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資料進行辨析:
一、基本含義
該詞原指古代婚禮中的特定儀式:新婦婚後第二天初次拜見公婆(舅姑)時,需先舉行祭禮,隨後公婆以酒食款待新婦。這一流程記載于《儀禮·士昏禮》,屬于周代士人婚禮的規範。
二、禮儀步驟解析
- “送爵”:新婦向舅姑進獻酒器(爵),象征敬奉;
- “薦脯”:舅姑回贈幹肉(脯)等食物,表示接納與關懷。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非權威資料(如、5)将其引申為“以財物讨好他人謀取利益”,但此說法缺乏經典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誤讀。權威典籍(如、3、6、7)均未提及此類引申義,建議以《儀禮》原始記載為準。
四、文化意義
該儀式體現了古代家庭倫理中尊卑有序與雙向禮節,通過酒食互動強化新婦與夫家的關系。清代譚嗣同在《仁學》中亦引用此禮,探讨傳統倫理的演變。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儀禮·士昏禮》原文或相關禮學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送爵薦脯
送爵薦脯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向人送上美味的脯肉以讨好。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送父令肉,分别由“送”、“父”、“令”和“肉”組成,其中“送”表示贈送、給予,“父”表示父親、長輩,“令”表示使令、命令,“肉”表示肉類食物。
源自于《史記·太史公自序》:“郢父為周湯有功,食以脍鯉;洛父為夏後朝有功,賜之太倉,富貴世。”可以看出,早在古代中國,人們就把送上美味的脯肉作為表示敬意和感謝的禮物。
在繁體字中,送爵薦脯的字形并無太大變化,依然保持着上文提到的部首和筆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常常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康熙字典》中的記錄,可以知道“脯”在古代寫法中曾經是“脾”,意思是心願。而“薦”則曾經寫作“薦”,意思是獻上。因此,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送爵薦脯可能會寫作“送父薦腸脾”。
例句:“他為了向長輩表示敬意,特意送上一盤美味的脯肉。”
組詞方面,與送爵薦脯相關的詞語有:“贈予”、“饋贈”、“進貢”等,它們都表示給予他人禮物或食物的意思。
近義詞方面,可以使用詞語“獻殷勤”或“奉承”來替代送爵薦脯,它們都表示以恭維和讨好的方式來取悅他人。
反義詞方面,可以使用詞語“無禮”或“冷漠”來表示與送爵薦脯相反的意思,即對他人不禮貌或冷淡對待。
總結:
送爵薦脯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向人送上美味的脯肉以讨好。它的拆分部首是送父令肉,來源于古代的禮物贈送習俗。在繁體字中保持着原始的部首和筆畫,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些字形會有變化。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都可以輔助理解和使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