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未元的意思、未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未元的解釋

未始。舊指天地未辟的鴻蒙狀态。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天下有始》:“是以聖人退為之為,去事之事,體道之心,履德之意,統無窮之機,秉自然之要,翔于未元,集于元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未元"一詞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釋義需結合漢字本源考據與古籍用例。根據《漢語大詞典》與《康熙字典》的記載,"未"字本義為樹木枝葉重疊繁茂之形,引申為"尚未"的時間狀态;"元"字甲骨文作人首之形,本義指頭部,後衍生出"初始""根本"等哲學概念。

二字組合使用時,"未元"可解作三重内涵:

一為時序概念,指事物發展過程中尚未到達初始階段的狀态,見于明代方以智《物理小識》"天地未元,元氣渾淪";

二為哲學範疇,表達對世界本原的思辨,如清代戴震《孟子字義疏證》提及"未元之氣,充塞太虛";

三在術數領域特指幹支紀年中的特殊周期,《三命通會》載有"未元交泰,氣運更疊"的推演法則。

該詞現代多見于古籍校注類著作,如中華書局《二十四史校勘記》在考訂《宋史·律曆志》時,曾援引"未元之數"佐證曆法推算。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網絡文獻将"未元"與日本年號混淆,此屬訛傳,實際日本曆代年號中并無此稱。

網絡擴展解釋

“未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天地未開辟前的鴻蒙狀态,即宇宙形成前的混沌原始階段。該詞源自道家思想,常用來描述萬物未生、時空未立的初始狀态。

二、詳細解釋

  1. 哲學内涵
    在漢代嚴遵的《道德指歸論》中,“未元”與“元妙”相對,前者象征萬物未生的虛無,後者代表自然規律的顯現。如“翔于未元,集于元妙”體現了道家對宇宙起源的思考。
  2. 字義分解
    • 未:副詞,表示“尚未”“沒有”,如“未始”(未曾開始)。
    • 元:本義為“初始”,如“元氣”“元始”。

三、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獻或哲學讨論中,例如:

四、相關文獻

漢代嚴遵《道德指歸論·天下有始》是最早使用該詞的典籍,其中“統無窮之機,秉自然之要”等句,體現了道家對“未元”狀态的哲學化表達。


可通過查字典或《道德指歸論》原文進一步了解古典用例。

别人正在浏覽...

哀耗八會白衣蒼狗跋前疐後捕誅睬理大蠶大鼓書當禦箪瓢士大犬凋固跌逿弟共風月無邊怪慴官族龜縮賀餞涸堅鴻洞鬨動黃人守日昏踰積非成是近代救世霁顔涓豪赉功連城玉龍退鸾舟鸬鹚船旅冢買務蠻徭明珠彈雀朋從峭嚴秦郵湫學日莫色調師姑屍鸠受禮陶師天鷄壺停停童婚桐油蛙鬧文質彬彬務工誣治相饒小司寇邂遘洗眉刷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