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始。舊指天地未辟的鴻蒙狀态。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天下有始》:“是以聖人退為之為,去事之事,體道之心,履德之意,統無窮之機,秉自然之要,翔于未元,集于元妙。”
“未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天地未開辟前的鴻蒙狀态,即宇宙形成前的混沌原始階段。該詞源自道家思想,常用來描述萬物未生、時空未立的初始狀态。
多用于古典文獻或哲學讨論中,例如:
漢代嚴遵《道德指歸論·天下有始》是最早使用該詞的典籍,其中“統無窮之機,秉自然之要”等句,體現了道家對“未元”狀态的哲學化表達。
可通過查字典或《道德指歸論》原文進一步了解古典用例。
《未元》是一個漢字詞,具有以下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未元的部首是未,總筆畫數為6。
來源:未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中。它最早的形态是“未”,表示“未曾、不曾”的意思。後來,元字加入未字,形成了未元的合字,代表了“還沒有、尚未”的含義。
繁體:未元的繁體形式為「未元」。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未元的寫法并沒有明确規定。不同的書法家和曆史時期可能有不同的書寫形式。
例句:他是《未元》計劃的發起人,緻力于推動教育改革。
組詞:未嘗、未曾、未知、未來、未竟、未往等。
近義詞:尚未、暫未、正在等等。
反義詞:已經、曾經、早已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