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士的意思、箪瓢士的詳細解釋
箪瓢士的解釋
指安貧樂道的賢士。 明 劉基 《感懷》詩:“豈無簞瓢士,今為時所輕。”參見“ 簞食瓢飲 ”。
詞語分解
- 箪的解釋 箪 (簞) ā 古代盛飯的圓竹器:箪食(?)壺漿(形容勞軍)。箪食(?)瓢飲(喻生活貧苦;亦指安貧樂道)。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箪瓢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dān piáo shì,其含義和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指安于貧困、堅守道義的賢士,常用來形容生活簡樸卻精神高尚的人。
- “箪”:竹制飯盒,象征簡陋的飲食容器;
- “瓢”:葫蘆制成的水瓢,代表清貧的生活條件;
- “士”:古代指讀書人或品德高尚之人,這裡特指甘于清貧的賢者。
出處與延伸
- 詩文典故:
出自明代劉基《感懷》詩:“豈無簞瓢士,今為時所輕。”表達了對這類賢士不被世俗重視的感慨。
- 關聯成語:
與“箪食瓢飲”同源(出自《論語·雍也》),原指顔回安貧樂道的精神,後引申為甘于清貧、堅守節操的品格。
象征意義
- 物質與精神的對比:強調在艱苦環境中保持高尚情操,反對追逐富貴而喪失原則。
- 文化意象:常用于贊頌文人隱士或堅守道德底線的學者,如“陋巷箪瓢”“缊褐瓢箪”等衍生用法。
使用場景
- 文學評價:用于描述曆史人物(如顔回、陶淵明)或褒揚淡泊名利的現代人物。
- 勸誡意義:提醒人們重視精神追求而非物質享受。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成語,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箪瓢士》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用箪籮和瓢瓠做飯,屬于古代的一種職業。這個詞可以拆分成三個部首,分别是竹木部、瓦片部和土部,橫寫時共有11畫。《箪瓢士》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當時人們使用箪籮和瓢瓠來盛放食物,而那些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就被稱為“箪瓢士”。
關于《箪瓢士》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我們可以将簡體的“士”字換成繁體的“士”字,所以繁體寫法是《箪瓢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但《箪瓢士》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下面是一個關于《箪瓢士》的例句:“他是一個勤勞勇敢的箪瓢士,以制作精美的飯菜而聞名。”
關于《箪瓢士》的組詞,可以組成一些與食物和烹饪相關的詞,比如“箪瓢”、“士氣”、“食士”等等。
近義詞方面,可以有“飯匠”、“飯師”等用來形容同樣從事烹饪工作的人。
至于反義詞,沒有一個确切的反義詞與《箪瓢士》相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