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 江蘇省 高郵縣 的别稱。 秦 時于此築台置郵亭,故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江南五·揚州府》:“ 高郵 廢縣,今州治, 秦 高郵亭 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伍秋月》:“ 秦郵 王鼎 ,字 仙湖 。為人慷慨有力,廣交遊。” 清 曹寅 《和秋谷見寄韻》:“何由嬾酌 秦郵 酒,雙擘蠻箋坐 碧山 。”
“秦郵”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曆史地名别稱
指江蘇省高郵市的别稱,源于秦始皇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地“築高台、置郵亭”的曆史事件。高郵市是全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現屬揚州市,地處長江三角洲經濟帶,交通便捷(京杭大運河、連淮揚鎮鐵路等途經此地)。
比喻郵遞高效(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秦郵”可代指秦代郵政系統,因其制度完善、效率高,後引申為形容郵遞速度極快。但此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權威性較低。
補充背景:
“郵亭”是秦代傳遞公文、信件的驿站設施,高郵因秦始皇設郵亭而得名,清代文獻如《讀史方輿紀要》也印證了這一曆史淵源。若需進一步了解地名文化或交通信息,可查閱的權威曆史資料。
秦郵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解釋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代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秦郵由“禾”、“亻”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擁有5和2個筆畫。
“秦郵”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秦朝時的郵政制度。它指的是秦朝時期用于傳遞郵件、書信等的機構和人員。
秦郵的繁體字為「秦郵」。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秦郵的寫法可能會略有不同。然而,基本的字形結構和部首組成保持一緻。
他是該地區的秦郵,負責傳遞政府文件和重要書信。
秦皇島、秦始皇、快遞員、郵政、郵件、傳遞
郵差、信使、快遞員
收件人、郵局、郵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