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日暮 ”。《禮記·聘義》:“日莫人倦,齊莊正齊而不敢解惰。” 陸德明 釋文:“莫音暮。” 清 吳偉業 《臨江參軍》詩:“日莫箭镞盡,左右刀鋋集。” 清 施閏章 《蠖齋詩話·白簡》:“ 晉 傅玄 性急,每有奏劾,或值日莫,捧白簡,坐以待旦,竦踴不寐,臺閣生風。”
“日莫”是漢語中的古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日莫”即“日暮”,指太陽落山、天色将晚的時段,表示傍晚時分。例如《禮記·聘義》中“日莫人倦”即描述天色漸晚時人的疲倦狀态。
“莫”是“暮”的本字,甲骨文由“日”與“茻”(草叢)組成,象形太陽落入草叢,本義為日落時分。後為區分詞性,在“莫”下加“日”分化出“暮”字,因此“日莫”與“日暮”實為同一詞的不同寫法。
“日莫途遠”為“日暮途遠”的異寫(見《HttpCN詞典》),比喻時間緊迫而目标尚遠,常用于形容困境。例如:“日莫途窮,倒行逆施。”(《史記·伍子胥列傳》)
提示:該詞屬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多用“日暮”。若需查詢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禮記注疏》《說文解字》等文獻。
《日莫》這個詞意為“不知何時”或“時間不明”。它用來描述某件事情發生的時間不确定或不可預測。
《日莫》的拆分部首是“日”和“艹”,其中“日”是“陽光、太陽”的意義,“艹”是“草”的意義。《日莫》共有9個筆畫。
《日莫》這個詞來自于古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它在古代文獻中被廣泛使用,如詩歌、文言小說等。
《日莫》在繁體中的寫法為“曰莫”。繁體字的書寫形式較為複雜,常見于傳統的文獻和書籍中。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日”字往往采用附加的勾畫或附加的線條來區分不同的寫法,而《日莫》中的“日”字就是采用了一種古代的寫法,它的形狀與現代簡化字“日”有所區别。
1. 花開花謝,日莫可知。
2. 隨時或許能有好運降臨,日莫可知。
日莫可知、日莫可料、日莫不信、日莫何如、日莫如是
時機未蔔、時日未蔔、未定時間
刻不容緩、即刻可行、即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