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寄托仰慕、向往之情。 晉 潘嶽 《西征賦》:“猶犬馬之戀主,竊託慕於闕庭。” 南朝 梁 沉約 《遊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辭阙表》:“今便奉官外甸,卷迹 徐州 ,託慕宸嚴。”
“讬慕”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拼音:tuō mù
釋義:指寄托仰慕、向往之情。
構成分析: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境,例如描述對先賢、理想或高尚品德的追慕。需注意,現代漢語中更常用“托慕”的寫法,而“讬”屬于異體字,使用頻率較低。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結合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進一步驗證。
讬慕(tuō mù),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讬」和「慕」兩個部分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部首和筆畫。
「讬」是個繁體字,它的古代漢字寫法是「託」,由「言」和「寸」兩個部首構成。在讬字中,「言」是表示“言語”的意思,「寸」則代表“長度”的概念。讬的拆解情況是,「言」在左邊,「寸」在右邊。讬的總筆畫數為7畫。
「慕」是個簡化字,它的繁體寫法是「慕」。這個字由「忄」和「木」兩個部分構成。在「慕」字中,「忄」表示“心”或“情感”,而「木」則代表“樹木”。慕的拆解情況是,「忄」在上面,「木」在下面。慕的總筆畫數為14畫。
讬慕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意思是向他人表達傾慕、崇拜或追求。當一個人讬慕另一個人時,他表示對該人的崇敬和愛慕之情。
下面是一個例句,用來展示讬慕這個詞的用法:
她對那位藝術家的作品深感讬慕。
下面是一些與讬慕相關的詞語:
組詞:傾慕、追求、仰慕、敬慕、愛慕。
近義詞:崇拜、敬仰、欣賞。
反義詞:鄙視、厭惡、蔑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