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詐僞的事端。 漢 徐幹 《中論·民數》:“迨及亂君之為政也,戶口漏於國版,夫家脫於聯伍,避役者有之,棄捐者有之,浮食者有之。於是姦心競生,僞端并作矣。”
“僞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詐僞的事端(名詞性)
指人為制造的虛假事端或欺詐行為。該釋義源自漢代徐幹《中論·民數》,描述亂政時期戶口管理混亂導緻“奸心競生,僞端并作”的現象。
假裝高尚、表面虛僞(形容詞性)
由“僞”(假冒)和“端”(正直)組合而成,形容人表面上故作正直,實則虛僞不真實。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獲取傳統釋義,其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謹慎使用。
僞端是由部首亻和字母段組成的漢字,共有五個筆畫。
僞端是指表面上看起來端莊、正直,實際上卻不是真正的端莊、正直的行為或品質。這個詞語常用于形容某些人在表面上看似正派,實際上卻心懷不良目的。
僞端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周易》中的“僞”和“端”。在《周易》中,“僞”指的是虛假、假冒,而“端”則表示莊嚴、真實。兩者結合而成的僞端即指表面虛假,内心不正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僞端的寫法為「僞端」。
古代漢字寫法中,可以采用「偽端」的形式。
例句:他平時一副正經八百的樣子,卻經常做一些僞端的事情。
組詞:僞善、僞裝、僞諾、僞托
近義詞:僞善、僞善假仁假義
反義詞:真誠、端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