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天山的意思、天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天山的解釋

[Tianshan] 亞洲中部大山系,東段在中國新疆中部,西段在中亞。多5000米以上山峰,主峰托木爾峰7439米

詳細解釋

(1).山名。(1)一名 燕然山 ,即今 蒙古人民********* 境内 杭愛山脈 。 北魏 太延 四年(公元438年) 拓跋焘 擊 柔然 ,從 浚稽山 北向 天山 ,即此。(2) 唐 時稱 伊州 、 西州 以北一帶山脈為 天山 。也稱 白山 、 折羅漫山 。 伊州 、今 新疆 哈密縣 ; 西州 ,今 *********盆地 一帶。參閱《元和郡縣志·伊州》《太平寰宇記·伊州》

(2). 亞洲 中部的大山系。橫貫 中國 新疆維6*吾爾自治區 中部,西端伸入 蘇聯 中亞細亞 。全長2500公裡,寬250-300公裡,為 塔裡木 、 準噶爾 兩盆地的分界。系由數列東西向的褶皺斷塊山組成。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天山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天山是亞洲中部重要的山脈體系,橫亘于中國新疆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交界處,全長約2500公裡,古稱“北山”“陰山”。其名稱最早見于《山海經》,據《漢書·西域傳》記載:“天山冬夏有雪,故曰白山”,唐代開始普遍使用“天山”稱謂。

從地理特征看,天山由數列東西走向的平行山脈及山間盆地構成,最高峰托木爾峰海拔7443米,擁有典型的垂直自然帶譜。地質學研究表明,天山形成于古生代地殼運動,現存冰川超過9000條,被譽為“中亞水塔”。

在文化内涵層面,《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承載絲綢之路文明的重要地理标志”,《中國地名大辭典》指出其“既是曆代邊塞詩的核心意象,也是多民族交融的曆史見證”。唐代詩人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更使其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象征。

生态價值方面,天山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産,擁有雪豹、北山羊等特有物種。據《中國國家地理》數據,該區域分布着全球60%的野生蘋果基因資源和2000餘種高等植物,被稱為“生物演化活化石博物館”。

網絡擴展解釋

天山是一個具有豐富内涵的地理與文化概念,其解釋可從以下維度展開:

一、地理概況
天山是亞洲中部最大山系,橫跨中國(新疆)、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四國,全長約2500公裡,最寬處超800公裡。中國境内部分占四分之三,将新疆分為準噶爾盆地(北)與塔裡木盆地(南),形成“兩漠夾一山”的獨特地貌。主峰托木爾峰海拔7443.8米,另有汗騰格裡峰(6995米)、博格達峰(5445米)等著名山峰。其形成源于古生代地殼運動,由海洋沉積岩褶皺擡升而成,包含北天山、中天山、南天山三列山脈及多個盆地。

二、自然特征
天山氣候垂直分帶明顯,雪線北低南高,冰川廣布,被稱為荒漠中的“濕島”。水系發達,孕育了伊犁河、楚河等河流。生态系統獨特,擁有雪豹、天鵝絨山羊等珍稀物種,是溫帶幹旱區山地生态系統的典型代表。礦産資源豐富,涵蓋鐵、銅、金等多種金屬。

三、人文與曆史
天山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見證了張骞、玄奘等曆史人物的足迹。多民族(如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聚居于此,以牧業和農業為生,其音樂、舞蹈等文化體現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清代始稱“天山”,古稱“白山”“雪山”,現為世界自然遺産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象征意義
在漢語中,“天山”常比喻巍峨壯麗的山峰或高尚的人品與偉大事業,象征崇高與卓越()。其壯麗景觀吸引大量遊客,成為登山、徒步的熱門目的地()。

參考資料:可進一步查閱中國國家地理、新疆旅遊局等權威平台獲取詳細數據與影像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傲達北泉勃屑不辍布席采圻儳言槎頭鳊承蒙成造愁惕厝辭谛觀敦牂恩恩愛愛幡兒煩熱府幹傅近高棉人跟腳購輯珪贽好說話宏貫後繼黃花水階銜警急靜語倔僵課法刻儉芤脈老者兩邊撩鬥燎燎曆久彌堅陵轶六月陸生畫馬棚沒世窮年迫蹙迫弄戗台驅趕蹂若使乎衰叔說道索辨貪賂譚嗣同委花炜晔無伍顯花植物小軍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