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建極的意思、建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建極的解釋

(1).建立中正之道。語本《書·洪範》“皇建其有極”。 孔穎達 疏:“皇,大也。極,中也。施政教,治下民,當使大得其中,無有邪僻。”一說謂建立法度、準則。 蔡沉 集傳:“建,立也。極,猶北極之極。至極之義,标準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續資治通鑒·宋甯宗慶元八年》:“自 胡紘 、 劉德秀 去位, 侂胄 亦厭前事,故 鏜 等令言者以‘建極’之説投之。 侂胄 用其言,學禁漸弛。”

(2).指帝王即位。 唐 崔融 《為朝集使于思言等請封中嶽表》:“陛下寶命絪緼,元期肸蠁,包混元而建極,宅造化而開階,剖靈符於天,合至德於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建極”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政治哲學,主要指确立最高的準則或中正之道。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本義解析

  1. 确立最高準則

    “建”指建立、樹立;“極”本義為房屋最高處的棟梁,引申為至高準則、中正之道。合指君主或統治者建立治國安邦的最高标準,如《尚書·洪範》載:“皇建其有極”,意為天子需确立中正之道以統禦萬民。

  2. 政治哲學内涵

    在儒家思想中,“建極”強調以德治國、執中守正。如宋代朱熹《朱子語類》釋:“‘建極’者,立表于此,以示四方之正”,喻指為政者需以身作則,成為天下的道德标杆。


二、引申與擴展含義

  1. 确立根本法則

    引申為在制度、規範層面确立根本原則。如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言:“建極者,立萬世之綱紀也”,強調建立恒常不變的準則。

  2. 追求至善境界

    在文化語境中,“極”象征完美境界,“建極”亦含追求終極理想之意。如《漢語大詞典》釋義:“建極,謂登帝位或建立法度、準則”。


三、權威典籍與學術引用

  1. 《尚書》原典

    《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帝王建立治國準則,聚合五福,普施于百姓。)

  2. 曆代注疏

    • 孔穎達疏:“皇,大也;極,中也。施政教,立大中之道。”
    • 王夫之《讀通鑒論·卷三》:“建極者,建其所建也。”
  3. 現代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2卷:“建極:建立中正之道;亦指登帝位。”


四、文化影響與應用

“建極”思想深刻影響了東亞政治倫理,如: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确保有效性):

  1. 《尚書·洪範》:國學網
  2. 朱熹《朱子語類》: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3. 《漢語大詞典》線上版:漢語詞典
  4. 韓國景福宮勤政殿考據:韓國文化遺産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

“建極”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其解釋和來源如下:

一、建立中正之道或法度準則

  1. 核心含義
    源自《尚書·洪範》中的“皇建其有極”,意為君王應建立中正之道,作為治理天下的準則。

    • “極”的兩種解釋:
      • 中正:孔穎達疏注為“大中之道”,強調施政需符合中正原則,避免偏頗。
      • 法度标準:蔡沈在《書經集傳》中類比“北極星”,認為“極”是至高準則,為四方所效法。
  2. 延伸意義
    宋代文獻(如《續資治通鑒》)中,“建極”被用于政治語境,指通過确立法度實現國家治理的平衡。

二、指代帝王即位

附:字義分解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經典注疏及曆史文獻的用法,體現了“建極”在政治哲學與曆史語境中的雙重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哀家并軌鄙子唱歌倡優當抵當月錢點中彫紊放蛆防暑富國根頭怪惑鬼箓寒賤鴻鶱鳳立混說礛磻降幡減戶殲滅戰矯舌蛟镡機動霁峰九姓祭星決事比窠窠叩源推委圹埌潰陷欄騎了無詈獵師而哭虎淩兢麗史美業孟襄陽綿邈謀養貧阨平夷撲浣潛映切問竊訾绮羅叢邛竹山沙苑思望肅菁螳臂當車萬斛尉律學五行生勝掀射賢喆霞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