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亡簪的意思、亡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亡簪的解釋

《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出遊 少源 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 孔子 怪之,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後因以“亡簪”為懷念故舊的典故。 晉 陸機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 宋 黃庭堅 《追憶予泊舟西江事次韻》:“往事刻舟求墜劍,懷人揮淚著亡簪。”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亡簪”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釋

典故起源

出自《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在少源之野遇見一名哭泣的婦人,詢問緣由後得知,她因割蓍草時丢失了舊蓍簪而悲傷。弟子不解,婦人解釋道:“并非心疼簪子,而是因它承載舊情而感懷。” 此故事以“亡簪”象征對過往人事的眷戀。

使用場景

  1. 文學表達:用于詩詞或文章中,寄托懷舊之情,如宋代黃庭堅“懷人揮淚著亡簪”。
  2. 日常語境:形容因舊物觸景生情,或對故友、往事的追憶。

與其他典故的關聯

常與“刻舟求劍”等典故并用,強化對“固守本心”的隱喻,例如黃庭堅詩句将“亡簪”與“墜劍”并列。

注意

部分現代解釋(如)可能誤将其引申為“失去地位或榮譽”,但權威典籍均以“懷念故舊”為核心,需結合原始出處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亡簪》的意思

《亡簪》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用來形容一個人失去物品或某種感情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亡簪》的部首為“㔾”(糸),它表示與線、絲相關的意義。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亡簪》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鄘風·喪考》篇中。“亡”意為失去,“簪”指的是古代人們披在頭上用于裝飾的發飾。因此《亡簪》形象地描述了失去發飾的情景。

繁體

《亡簪》的繁體字是「亡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亡簪」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他迷了一個晚上,頭發散亂,亡簪而出。

組詞

亡魂、亡靈、簪花

近義詞

失物、喪失

反義詞

得物、拾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