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誅滅的意思、天地誅滅的詳細解釋
天地誅滅的解釋
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水浒傳》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水浒傳》第四四回:“ 石秀 道:‘丈丈,禮當。且收過了這本明白帳目。若上面有半點私心,天地誅滅。’”亦作“ 天地誅戮 ”。《水浒傳》第八十回:“若有瞞昧,天地誅戮。”參見“ 天誅地滅 ”。
詞語分解
- 天地的解釋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遊褒禅山記》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天地之精也
- 誅滅的解釋 誅殺;消滅誅滅異端詳細解釋屠戮除滅。《戰國策·中山策》:“撫其恐懼,伐其憍慢,誅滅無道,以令諸侯,天下可定。” 宋 蘇轍 《曆代論四·祖逖》:“ 晉 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藩王争權,自相誅
網絡擴展解釋
“天地誅滅”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tiān dì zhū miè
- 釋義:比喻為天地所不容,常用于誓言中表達違背承諾将遭受極嚴厲的懲罰。
- 結構:由“天”“地”“誅”“滅”四字組成,其中“誅”指譴責或消滅,“滅”表示徹底消亡,整體強調自然法則的不可違抗性。
二、出處與用法
- 經典出處:最早見于明代施耐庵《水浒傳》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誅滅。”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定語,用于盟誓或強調嚴重後果的語境。
- 示例:
“若此事有半點欺瞞,必遭天地誅滅!”(現代仿古用法)
三、近義詞與延伸
- 近義詞:天誅地滅(語義完全相同,僅字序調換)。
- 文化關聯:常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中的“天誅地滅”混淆。後者原指“人不修善自身則天地不容”,後被曲解為自私的辯護。
四、注意事項
- 使用場景:多用于嚴肅語境,如古典文學、誓言或強調道德準則,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 權威參考:可查閱《水浒傳》原文或成語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演變,可查看相關文獻或訪問引用的網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天地誅滅
《天地誅滅》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描述某種力量或事件的毀滅性和強大程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天地誅滅的拆分部首為:天(田)、地(土)、誅(讠)、滅(火)。
天的筆畫數為4,地為3,誅為10,滅為5。
來源
《天地誅滅》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确切考證,但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常常可以聽到天地滅亡的說法,意味着極其災難性和毀滅性的事件發生。
繁體
《天地誅滅》的繁體字寫作「天地誅滅」。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天地誅滅」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總體上,天字、地字、誅字、滅字的基本形狀和現代相近。
例句
1. 巨大的火災使整個城市陷入了天地誅滅的恐怖之中。
2.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力量可以與天地誅滅相抗衡。
組詞
天地分離、誅滅萬物、天地崩塌
近義詞
天崩地裂、大災變、毀天滅地
反義詞
太平盛世、安樂無憂、和平安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