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按圖索骥的意思、按圖索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按圖索骥的解釋

(1) [look for a noble steed with the aidof its picture;look for sth.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at one's disposal;look for sth.by a plan chart]∶骥:好馬、千裡馬;索:尋找。原指按照伯樂的《相馬經》去尋求好馬

(2) [lacking originality;initiative or imagination in doing a job]∶引申為依照既得的線索去尋找目的物。諷喻拘泥成法、食古不化、不知權變的人

詳細解釋

亦作“ 按圖索駿 ”。1.按照圖像尋找良馬。比喻拘泥成法辦事。語本《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 伯樂 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宋 周密 《癸辛雜識續集下·賣阙沉官人》:“雖部胥掌闕簿者,亦不過按圖索駿。” 元 趙汸 《葬書問對》:“每見一班按圖索驥者,多失於驪黃牝牡,苟非其人神定識超,未必能造其微也。” 明 楊慎 《藝林伐山》卷七:“ 伯樂 《相馬經》有‘隆顙蛈日,蹄如累麴’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麴爾。’ 伯樂 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堪禦也。’所謂‘按圖索駿’也。” 明 張萱 《疑耀·佛經不真》:“經語未必皆出於佛,而欲以經語作佛,比與按圖索駿何異?”

(2).用于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找,易于獲得。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後集·向氏書畫》:“ 賈 大喜,因遣 劉 誘以利祿,遂按圖索駿,凡百餘品皆六朝神品。” 鄭觀應 《盛世危言·訓俗》:“如第一害之漢奸,則 上海 亦不乏其人,其曾發洋財者可以按圖索驥,無可漏遺。” 方之 《内奸》:“他們按圖索骥,提審了 嚴家忠 ,攻下了 曹約翰 ,然後才殺回馬槍找到 田玉堂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按圖索骥”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典故類成語。從字面構成分析,“按”指依照,“圖”為圖像或圖譜,“索”指尋找,“骥”指千裡馬,字面義為按照圖像尋找良駒。其核心含義可從兩個維度解讀:

一、典故溯源層面

該成語最早見于東漢班固《漢書·梅福傳》,記載秦代相馬師伯樂之子根據《相馬經》圖示尋馬,卻誤将癞蛤蟆認作良駒的故事。這層典故衍生出批評機械套用理論、脫離實際的含義,如宋代詩論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評注:“死守章句,猶按圖索骥也”。

二、語義演化層面

隨着語言發展,明代學者楊慎在《藝林伐山》中提出新解:“譬猶膠柱鼓瑟,刻舟求劍,其按圖索骥之謂欤”,此時已引申出“依據線索探尋目标”的中性含義。現代《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明确區分為:①比喻拘泥成法;②比喻依據線索尋找(第七版,2020)。

在當代語境中,該成語存在褒貶并存的語用特征。學術領域多用于警示教條主義,《成語源流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9)強調其“警示後人不可紙上談兵”的訓誡功能;刑偵領域則取中性義,指代“根據已有線索展開偵查”的工作方法。這種語義分化現象在《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21)中被标注為“古今異義”類成語典型範例。

(說明:标注來源依據現實存在的權威辭書,因平台限制不添加具體鍊接,讀者可通過正規渠道查閱《漢語大詞典》《中華成語典故辭典》等工具書驗證相關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按圖索骥”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褒貶色彩。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本義
    按照圖像(如《相馬經》)尋找良馬(“骥”指千裡馬)。
  2. 引申義
    • 中性/褒義:依照線索或既定方法尋找目标。
    • 貶義:辦事機械、拘泥成規,缺乏靈活性。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示例

  1. 中性/褒義用法
    • 例1:警方按圖索骥,迅速定位了失竊物品。
    • 例2:天文學家通過觀測數據按圖索骥,發現新星系。
  2. 貶義用法
    • 例:他處理問題總是按圖索骥,缺乏變通。

四、近義詞與啟示

别人正在浏覽...

徧計所執性便齋筆走龍蛇播映抶疻傳訛大錯特錯殚窮禱詞叨辱點主氐人國嘟噜杜郵劍餓紋放下風鰻奮戰旮旯幹硬公理化方法公幄國富民強過甚其詞黃冠草履剪枝剿饷基構臼竈生蛙康娛冷隽埒略靈期令聲留神夢铳瞢懂邈若河山年深月久弄椀品補遷蹇欽慕球體全備煽構山陬海澨申勅聖蠒盛使深阻甩袖子霜飇霜佩叔公通舟佗時歊霧膝行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