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聳峭的意思、聳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聳峭的解釋

高聳陡峭。 隋 江總 《大6*莊嚴寺碑》:“前望則紅塵四合,見三市之盈虛;後睇則紫閣九重,連雙關之聳峭。”《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 山東 沂州 之西,有箇名山,孤拔聳峭,迥出衆峯。” 清 褚人穫 《堅瓠馀集·金容坊》:“ 成都 金容坊 ,有石二株,高丈餘,挺然聳峭。”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聳峭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聳峭"是漢語中形容山勢或建築高聳陡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以下三點:

一、詞義解析 "聳"指物體向上突起、高而直立的狀态,《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1234頁)将其定義為"高起;直立";"峭"則強調陡直險峻的特征,《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3567頁)解釋為"山勢高陡"。二者組合後,"聳峭"特指兼具高度與陡度的立體形态,常見于描述山峰、崖壁等自然景觀或高聳建築。

二、語義特征 該詞包含雙重空間維度:縱向的垂直高度(如"孤峰聳出青雲端")與橫向的傾斜角度(如"絕壁如削")。這種空間特征使其區别于單純表示高度的"巍峨"或僅表坡度的"陡斜",在文學創作中常被用來營造險峻壯美的意境,例如李白《蜀道難》中"連峰去天不盈尺"的描寫正契合"聳峭"的語義内涵。

三、使用範疇 在地理文獻中多用于描述喀斯特地貌的孤峰(參考《中國地理大百科》,國家地理出版社,2018年版),如廣西桂林的獨秀峰;建築領域則適用于形容哥特式教堂的尖塔等垂直結構(參見《世界建築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修訂版)。現代漢語中其使用範圍已擴展至比喻抽象事物的陡峻态勢,如"知識的高峰聳峭難攀"等修辭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聳峭”是一個形容詞,多用于描述山勢或建築物的形态,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指物體高聳陡峭的狀态,強調既高且險峻的特點。例如形容山峰直立、陡壁險峻的場景。

2.引證與用法

3.構詞解析

二者組合後,更強化了“高而險峻”的意象。

4.近義詞與特點

5.使用場景

適合描述自然景觀(如山峰、岩石)或人工建築(如高塔、城樓)的險峻形态,例如:“黃山群峰聳峭,雲霧缭繞間更顯壯麗。”

别人正在浏覽...

闆授杯炙裱卷朝考車航尺組傳繼出客次大陸等因奉此掇臀捧屁風從封家鳳喈負帶覆屍噶拉槁凋構興廣樂含意環歲葫蘆藓诘究結匈急方頸戾肌劈理解玑組絶羣蘭芷略語立便禮眷陵阪摟把率情描龍刺鳳牧歌髼頭赤腳侵略曲禮榮序蹂蹃深塹沈思熟慮試旬太陽帽讨情銻華偷換概念透力頑舊緼着五大三粗無冬無夏寤歎舞旋崤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