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詞牌名。即《解連壞》,雙調,一百零六字,仄韻。此調創自 柳永 ,以詞有“信有早梅,偏占陽和,及時送香來,望明豔遙知非雪”句,故名“望梅”。後因 周邦彥 詞有“好手能解連環”句,更名“解連環”。參閱《詞譜》卷三四。
(2).猶言望梅止渴。 清 納蘭性德 《募建普同塔引》:“然而畫餅奚裨,望梅曷補。”
“望梅”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起源與演變
“望梅”是宋代詞調名,由柳永首創。其名稱源自柳永詞中“信有早梅,偏占陽和,及時送香來,望明豔遙知非雪”的句子。後因周邦彥詞作中有“好手能解連環”句,該詞牌更名為《解連環》。
格式特點
原為雙調,共106字,押仄聲韻,屬于長調詞牌。
“望梅”常與“望梅止渴”關聯,典出《世說新語》中曹操行軍的故事:
曹操率軍途中缺水,謊稱前方有梅林,士兵因想象梅子酸味而生津解渴。後比喻用空想或虛言安慰他人或自己。
部分文獻(如、5)提到“望梅”表達思鄉之情,但此說法可能與“望梅花”混淆。需注意:
“望梅”的核心含義集中于詞牌名和“望梅止渴”典故,其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望梅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懷念遠離家鄉的人或事物,特别是經常因思念家鄉而心生愁緒。誰都有一個心中的故鄉,這個詞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的情感。
拆分部首和筆畫:望(木字旁,3畫) + 梅(木字旁,11畫)。
來源:《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中的一句話“雲長解大任歸故裡望梅”,意為關羽放棄了曹操的重任,回到故鄉望梅。這裡把關羽因思鄉而望梅的情景形容為忠誠的表現。
繁體:望梅(使用繁體字時與簡體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明顯變化,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他遠離家鄉已經很久了,經常在夜晚望梅,懷念起小時候在農田中看到的梅花。
組詞:望江、垂簾斷袖心不梅。
近義詞:思鄉。
反義詞:不思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