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較緩的斜坡。《人民日報》1952.1.11:“橋頭的陡岸已經被炸成漫坡,對岸的沙灘也被炸成河灣似的。”《人民日報》1962.10.21:“然後就往山坡上跑,先跑漫坡,漫坡跑熟了,再跑陡坡。”
“漫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指較緩的斜坡,與陡坡相對。例如《人民日報》曾描述“橋頭的陡岸被炸成漫坡”,或提到訓練時“先跑漫坡,再跑陡坡”,均強調坡度平緩的特點。
部分詞典(如)提到“漫坡”可形容水流洶湧,但此用法未見于權威文獻或主流語境,可能為引申或誤傳,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人民日報》相關報道或建築規範中的具體應用案例。
漫坡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山坡上分布着豐富的泥沙、沙石等物質,使得整個山坡顯得比較平緩、寬闊的地形。漫坡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的發展趨勢較為平穩而穩定。
漫坡的部首是土(土字旁),由11畫組成(漫:4畫,坡:7畫)。
漫坡在古代的字形有些變化,演變而來的繁體字為「漫坡」。
在古代,漫坡的寫法常有一些變體,如「慢坡」等,但現代漢字規範化後,「漫坡」成為正式的寫法。
1. 山坡上覆蓋着漫坡的沙土,形成了一幅寬廣而平緩的景觀。
2. 這個企業的發展一直處于漫坡狀态,持續、穩定而可靠。
漫山大概、坡地、起伏的山坡
緩坡、寬坡、平緩的山坡
陡坡、險峻的山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