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子的诏令。語本《禮記·缁衣》:“王言如綸,其出如綍。” 唐 張說 《梁國公姚崇神道碑》:“再三軍國,一二訏謨。戎柄尤重,王綸最樞。”
“王綸”一詞需要根據具體語境區分解釋,主要涉及兩個層面的含義:
基本含義
指帝王的诏令,源自《禮記·缡衣》的典故:“王言如綸,其出如綍”,意為帝王的話如同絲綸(粗絲線),一旦發布則如繩索般不可逆轉。
文獻引用
唐代張說在《梁國公姚崇神道碑》中寫道:“戎柄尤重,王綸最樞”,進一步以“王綸”代指國家政令的核心。
人物背景
王綸(字德言),南宋官員,建康(今江蘇南京)人。紹興年間進士,曆任平江昆山主簿、鎮江/婺州/臨安府教授,并曾任國子正。
其他同名者
另有明代醫學家王綸(15-16世紀),但此人與“诏令”詞義無關,需注意區分。
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考《禮記》原文或《梁國公姚崇神道碑》等文獻。
《王綸》是一個漢語詞語,可以用作人名或姓氏。此詞的含義主要與“王”和“綸”兩個字有關。
《王綸》的拆分部首是“王”和“綸”,部首“王”表示字的意義與皇帝或君主有關,部首“綸”表示字的意義與線條或紐帶有關。根據《康熙字典》,單個字的筆畫數分别是4畫和7畫。
《王綸》一詞來源于漢語拼音“wáng lún”,它的繁體字是「王綸」。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王綸》的字形在古代和現代基本保持一緻,即“王綸”。
1. 他是《王綸》,整個家族都以忠誠而聞名。
2. 那位作家的筆下常描繪出一幅幅精彩紛呈的《王綸》人生。
1. 王族:指王室後代或王室成員的家族。
2. 王朝:指由同一王室統治的一個時期。
1. 王:也是一個姓氏,表示君主或最高統治者。
2. 綸:表示紐帶、絲線等,與線條或紐帶有關。
無具體的反義詞與《王綸》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