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舉目張的意思、綱舉目張的詳細解釋
綱舉目張的解釋
[when the headrope of a fishing net is pulled up,all its meshes open] 大綱帶動小目,舉一綱而張萬目。比喻條理分明。也比喻做事抓住主要環節,帶動次要環節
一引其綱,萬目皆張。——《呂氏春秋·用民》
舉一綱而萬目張。——漢· 鄭玄《詩譜序》
看起來這類知識浩如煙海,但隻要抓住主要部分,就可以綱舉目張,讓我們理解它的梗概
詳細解釋
謂撒網時,舉起網上的大繩,所有網眼都張開。比喻抓住主要環節,以帶動其馀;或抓住要領,條理分明。《呂氏春秋·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 漢 鄭玄 《<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衆篇明,于力則鮮,于思則寡。”《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宋 蔡沉 集傳:“綱舉則目張,喻下從上,小從大。” 清 顧炎武 《日知錄·裡甲》:“《周禮》五家為比,比有長……五州為鄉,鄉有大夫。其間大小相維,輕重相制,綱舉目張,周詳細密,無以加矣。” 秦牧 《藝海拾貝·文學藝術與自然科學》:“這類知識浩如煙海,但隻要‘提綱挈領’,抓住了那個綱,就可以‘綱舉目張’,讓我們理解它的梗概。”亦作“ 綱挈目張 ”。 清 魏源 《道光丙戌海運記》:“于是南北并舉,綱挈目張。”
詞語分解
- 綱的解釋 綱 (綱) ā 提網的總繩。 事物的關鍵部分:大綱。綱領。綱目。綱要(.提綱;.概要)。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一綱(把貨物分批運行,每批車輛船隻的計數編號)。花石綱。生辰綱。 生物學分
- 張的解釋 張 (張) ā 開,展開:張開。張目(a.睜大眼睛;b.助長某人的聲勢稱“為某人張張”)。張榜。鋪張。張燈結彩。綱舉目張。 商店開業:開張。 拉緊:緊張。張力。 擴大,誇大:誇張。 放縱,無拘束:乖張
網絡擴展解釋
“綱舉目張”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gāng jǔ mù zhāng,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1.基本釋義
- 字面解釋:
“綱”指漁網的總繩,“目”指網眼。提起總繩(綱),所有網眼(目)自然張開。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環節,帶動其他次要部分。
- 引申義:
既形容做事抓住核心、條理清晰,也指文章結構分明、邏輯嚴密。
2.出處與演變
- 最早見于《呂氏春秋·用民》:“壹引其綱,萬目皆張”,強調以關鍵帶動全局。
- 漢代鄭玄在《詩譜序》中引用:“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衆篇明”,進一步引申為條理分明的含義。
3.用法與場景
- 管理/工作:用于強調抓住核心問題以推動全局。
例句:“領導的規劃綱舉目張,項目進展順利。”
- 寫作/表達:形容文章結構清晰、層次分明。
例句:“這篇論文綱舉目張,論證嚴密。”
4.近義詞與對比
- 近義詞:提綱挈領、主次分明、有條不紊。
- 反義對比:與“本末倒置”“雜亂無章”相反,強調從主幹到細節的合理把控。
5.現代應用
該成語常用于管理學、教育、寫作等領域,強調系統思維和關鍵突破的重要性。例如,企業改革需“綱舉目張”,優先解決核心問題。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呂氏春秋》《漢書》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典、百度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綱舉目張這個詞意思是指把主要事物或問題列舉出來并加以強調和突出。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物在某個領域中具有重要地位或顯著影響力。下面是關于綱舉目張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詞彙。
拆分部首:纟(糸)、目、張
筆畫數:12畫
來源:綱舉目張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最早出自《南史·謝安傳》,後來被廣泛引用并成為漢語中的一個常用詞組。
繁體:綱舉目張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綱通常寫作“糸”而非現代簡化字中的“纟”,目和張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例句:他在會議上綱舉目張地指出了團隊的問題。
組詞:綱舉目張可以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如綱紀、綱常、目光短淺、心胸狹窄等。
近義詞:詳細列舉、重點突出、重點強調等。
反義詞:模糊不清、隨意敷衍、輕描淡寫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