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是中國近現代著名的學術大師,其生平與成就可從以下五方面綜合解析:
基本信息
字靜安、伯隅,號觀堂、永觀,谥忠悫,浙江海甯人。早年經曆清末科舉制度,成為秀才,後轉向西學。他是甲骨四堂之一,與郭沫若、董作賓等學者齊名。
學術領域與成就
跨越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六大領域,尤其在詞學批評領域影響深遠。其《人間詞話》提出“境界說”,成為古典文論經典。所著《宋元戲曲史》開創中國戲曲史研究先河。
思想淵源
早年受德國哲學家康德、叔本華、尼采理論影響,将西方美學與中國傳統文論融合,形成獨特研究體系。這種跨文化視野體現在《紅樓夢評論》等作品中。
重要經曆
1906年任職清學部,1925年任清華國學研究院教授,培養大批學術人才。晚年因時代動蕩選擇自沉昆明湖,引發學界對其精神世界的持續探讨。
曆史評價
國際漢學界公認的學術巨擘,陳寅恪贊其學術方法“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徐中舒稱其研究“轉移一時之風氣,示來者以軌則”。
《王國維》這個詞是指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翻譯家王國維。他是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傑出的人物,對于文學、藝術和哲學領域都有重大貢獻。他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文學才華,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國維》這個詞可以拆分為“王”、“國”、“維”三個字。其中,“王”字的部首是“玉”,總共有五個筆畫;“國”字的部首是“土”,總共有九個筆畫;“維”字的部首是“纟”,總共有十一個筆畫。
《王國維》這個詞來源于王國維這位著名學者的名字。在中國,常常用人名來命名一些書籍、論文或是曲藝作品等。
《王國維》這個詞的繁體字為《王國維》。
在古時候,王國維的名字可能會以古代漢字形式書寫,但是具體的寫法會因時代而有所不同,沒有一個固定的标準。所以,在讨論古時候漢字寫法時,需要具體針對某個時期進行說明。
王國維提出了許多對于文學藝術的獨特見解,他的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王國維》為詞根的一些相關詞彙有:王國維主義、王國維研究、王國維文集等。
在表示王國維這位學者時,可以使用一些近義詞,比如:王維、維王、國維等。
王國維作為一個獨特的存在,暫時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反義詞通常是指相對或相反的詞彙,而在這個背景下不適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