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順的意思、外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順的解釋

(1).外貌和順。《易·泰》:“内陽而外陰;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禮記·樂記》:“樂極和,禮極順,内和而外順,則6*民瞻其顔色而弗與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孔穎達 疏:“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者,外貌和順,故民不生易慢,此覆結外順也。”《隋書·李德林傳》:“皇帝内明外順,經營區宇。”

(2).表面順從。《後漢書·陳龜傳》:“時 南匈奴 左部反亂, 龜 以單于不能制下,外順内畔,促令自6*殺,坐徵下獄免。”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外順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外順"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需從構詞法和古典文獻雙重角度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外"指事物的表層形态或對外關系,《說文解字》訓為"遠也";"順"本義為"理也",引申為順應、服從之意,見《周易·豫卦》"聖人以順動"。

二字組合後,"外順"在《十三經注疏》中特指兩種含義:其一指臣子對君主表面遵從但内心保留的狀态,如《禮記正義》所述"外順其君而内守其節";其二指自然界的和諧秩序,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解"外順乎天理"時強調其蘊含的陰陽調和之義。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之歸納為"對外部關系的妥善處理"。

該詞在當代語言實踐中多用于文學創作或學術論述,如錢鐘書《管錐編》曾以"外順世情,内存傲骨"诠釋知識分子的處世哲學。需要注意的是,日常語境中更常用"表面順從""内外協調"等現代漢語表達替代。

網絡擴展解釋

“外順”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外貌和順

指外在表現出的溫和、順從之态,常與内在品質形成對比。例如:

2.表面順從

指僅在行為上表現出服從,但内心未必認同。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獻或哲學讨論中,強調内外關系的辯證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褒貶傾向,如《隋書》以“内明外順”贊帝王治國能力,而《後漢書》則用“外順”暗指虛僞。

别人正在浏覽...

愛麗舍宮白鷹被錫俾倪避慊駁答蟬化持别遲聲沖泥沖散丑比雠釋脣腐齒落刍議催生打齁蕩掉刁讦都騎鳳鈞福星公鑒顧恨鬼設神使锢桎寒抖抖結廬機伶鬼噤舌酒酣耳熟踡蹐居廬捄偏伉王虧累撈兒連镳淩虛龍飛鳳舞杩叉貓猴門主糜損缪種流傳諵諵彭屍前胸起晌歧秀啟佐壽燭屬稿順祝蜀犬吠日文苔物力下利向非新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