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屬稿的意思、屬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屬稿的解釋

亦作“ 屬稾 ”。亦作“ 屬藳 ”。起草文稿。 唐 司馬貞 《<史記索隱>序》:“其屬稾先據《左氏》《國語》《系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及諸子百家之書,而後貫穿經傳,馳騁古今……各使成一國一家之事。” 宋 葉適 《忠翊郎緻仕蔡君墓志銘》:“ 鎬 迫面對,五更漏将上,屬稾不能脫,請俟送伴回。”《宋史·吳時傳》:“ 時 敏於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目之曰‘立地書廚’。” 清 張惠言 《周維城傳》:“餘遊 富陽 ,知縣 惲侯 ,請餘修縣志,未及屬藳,而 惲侯 奉調。” 張孝若 《辛亥革命前後》:“那時我父到 滬 ,也常住 趙先生 家,此電即在彼處屬稿。”參見“ 屬草稾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屬稿”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用法與示例

  1. 古籍用例:

    • 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序中提到“屬稾”需參考《左傳》《國語》等典籍()。
    • 《宋史·吳時傳》記載吳時“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形容其文思敏捷()。
  2. 詞義辨析:

    • “屬”讀作zhǔ 時,強調“連綴、撰寫”的動作();讀作shǔ 時多表示類别或隸屬關系,與“屬稿”無關。

“屬稿”是古代對起草文稿的雅稱,需注意讀音和語境。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文學研究。如需進一步了解“屬”字的多義性,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屬稿的意思

屬稿(shǔ gǎo)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表達“舊稿、報告後輩閱讀、考核或銷毀”等含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屬字的部首是屍(shī),屬字共有8畫。

來源

屬字的字源不甚明确,但據考證,它可能起源于甲骨文的一種象形字,代表着“屍體展示”的意象。

繁體

在繁體字中,屬字的寫法為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屬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不同的書法風格和個人習慣,屬字的形态可能稍有變化。

例句

1. 這是我的屬稿,請你過目并提出修改意見。

2. 曆史學家發現了一份珍貴的屬稿,對于研究古代文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組詞

屬職(shǔ zhí):指某人所從事或擔任的職務。

屬地(shǔ dì):指某一區域屬于、歸屬于的地域。

屬實(shǔ shí):指事實真實可信。

近義詞

舊稿、剩稿、廢稿。

反義詞

新稿、完稿、正式發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